•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
  • RCCSE 中国核心期刊(5/114,A+)
  • Scopus收录期刊
  •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
  • WHO 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收录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期刊 (C)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中国)》(JSTChina)收录期刊
  • 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Irichsweb)收录期刊
  •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2019年)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9年  第13卷  第4期

显示方式:
第三轮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简介及活动撷英
朱晓泉
2009, 13(4): 382+51.
摘要: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第三轮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专刊定稿会
2009, 13(4): 512-512.
摘要:
论著
全球基金项目在推进河南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
李自钊, 彭元娥, 胡建平
2009, 13(4): 387-390.
摘要:
河南省在19个县(区)实施第三轮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全面推进了河南省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培训医务人员等23698人次;引导多部门参与防治工作,参与的政府部门和草根组织达到1092个,参与活动达2832项;项目地区自愿咨询检测94213人次;通过VCT检出的HIV感染者占检出总数的99.33%;激励机制实施,促进了高危行为干预措施的落实;2008年,河南省母婴传播率降为4.16%,单阳配偶阳转率为1.13/100人年;通过建立服药督导机制,治疗12个月仍坚持治疗并存活的艾滋病病人的比例达89.48%。
安徽省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地区艾滋病防治效果分析
王华东, 计国平, 周虎, 吴明胜
2009, 13(4): 391-394.
摘要:
目的分析安徽省项目地区艾滋病防治效果,为制订后期项目计划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8年度专题调查和项目报表指标数据,与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指标体系、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和GF3预期目标比较分析。结果15个指标全部完成目标值的85%以上,其中86.67%(13/15)指标完成目标值90%以上,60%(9/15)指标顺利完成了目标值,80%(12/15)指标完成终期目标值85%以上,53.33%(8/15)指标顺利完成了终期目标值;30%的县完成了85%以上的中期目标,部分县仅完成了50%的指标;HIV感染者/病人、暗娼和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不同人群、不同知识点知晓率差距明显。结论通过GF3项目推动,项目地区中期目标总体完成较好,VCT、治疗关怀和行为干预覆盖率和比例中期目标基本实现,但各县间指标完成差距明显,HIV感染者/病人、暗娼和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不同人群、不同知识点差距明显,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对HIV感染者/病人、暗娼和流动人口的宣传力度,对不同人群、不同知识点强化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全面提高各人群和各知识点的知晓率。
河南省第三轮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专题调查结果分析
彭元娥
2009, 13(4): 395-397.
摘要:
目的了解艾滋病项目开展情况,完成艾滋病项目进度报表Ⅲ,为下一步开展艾滋病的行为干预、制定科学合理的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河南省19个项目县贫困地区艾滋病高发村对5类人群(暗娼、大众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知识、行为及受关怀救助状况等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3年专题调查结果呈逐年递增趋势(P<0.01),各项目标均达到国家项目办下达的指标。结论河南省贫困地区艾滋病高发村5类人群的知识、行为及受关怀救助状况达到了全国较高水平。
暗娼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的描述性研究
吴顶峰, 胡军, 朱晓泉, 张治英, 山建国, 陶小润, 白广义, 王三桃, 王昌举, 王百锁
2009, 13(4): 398-401.
摘要:
目的了解暗娼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况及探讨影响健康行为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按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PPS)方法对7913例暗娼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暗娼平均年龄(24.6±5.8)岁,婚姻状况以未婚为主,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83%(95%CI:82%~84%),对熟人(邻居、亲戚、朋友或同学等)感染了HIV明确表示愿意继续交往的为67%(95%CI:66%~68%),形成健康行为的率为87%(95%CI:87%~88%)。Logistic回归分析,入选变量为文化程度、是否知晓UNGASS定义艾滋病知识、是否知晓艾滋病3个传播途径和对HIV感染者/病人的态度。结论相对于知识知晓的影响,对HIV感染者/病人积极的态度对暗娼健康行为影响不大。应进一步加强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普及,以促进目标人群尽快形成健康行为;并通过社会倡导舆论、道德观念的转变以减少对艾滋病消极、歧视的态度。
陕西省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县暗娼人群行为干预效果评价
张璐, 王百锁, 刘家政, 毛照明, 李蓓, 常文辉
2009, 13(4): 402-404.
摘要:
目的了解陕西省3个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县暗娼人群行为干预工作情况,并对取得的效果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3个项目县暗娼人群进行调查,并将结果与基线调查相比较。结果项目县暗娼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由基线调查时的23.81%提高到2008年专项调查时的89.52%;安全套使用率从基线调查77.78%提高到96.77%。结论项目启动6年以来,对项目县暗娼人群的艾滋病知识、行为、态度的干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应将干预经验加以推广,不断加大干预覆盖面。
山西省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地区2005-2008年暗娼人群知识行为调查分析
王三桃, 师成虎, 穆生财
2009, 13(4): 405-407.
摘要:
目的评价2005-2008年山西省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地区娱乐场所暗娼知识行为情况。方法对山西省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地区已掌握的涉性娱乐场所的全体暗娼2005-2008年服务覆盖情况、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08年间,艾滋病预防服务覆盖率(2005年的87.50%至2008年的98.06%)、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2005年的42.85%至2008年的92.26%)及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2005年的87.50%至2008年的99.68%)逐年上升,被调查人群数量逐年上升;个别暗娼虽然经过多次干预,但效果并不理想。结论在娱乐场所开展行为干预工作对提高暗娼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行为改变率有一定的效果;应进一步提高宣传的全面性,采用更适合目标人群的宣传策略,实行点、面结合的立体宣传干预模式。
湖北省三县市暗娼艾滋病知识宣传效果评价
李丽娜, 杨红英, 刘少础, 周俊, 马玉全, 尹平
2009, 13(4): 408-410.
摘要:
目的了解湖北省大冶、随州、襄城3县市暗娼2007年和2008年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和其希望获得相关知识的途径,评价暗娼艾滋病知识干预效果,为以后进一步完善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二阶段按比例抽样方法,用暗娼健康调查问卷对3县市暗娼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3县市共调查暗娼1778人,2007年和2008年分别为817人和961人。在艾滋病知识方面,除"正确使用安全套能降低艾滋病传播的危险吗"等3个问题外,3县市暗娼知识回答正确率2008年都比2007年高,其中,"仅与一个忠实的、未感染艾滋病的性伴发生性行为能否降低艾滋病传播的风险"等4个问题两年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获得艾滋病知识信息主要来源方面,除"朋友"这项外,其余问题的回答两年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艾滋病知识主要来源和其最希望获得相关知识的途径均为电视和免费宣传材料。结论暗娼主要来源于洗脚、洗头屋和发廊,说明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效果。
蒙城县暗娼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行为变化趋势分析
郭子玉, 万德明, 凤翀, 蔡良飞, 范引光
2009, 13(4): 411-413.
摘要:
目的了解蒙城县2006-2008年娱乐场所暗娼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性行为改变情况,为项目的评估提供依据。方法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用统一的艾滋病专项调查问卷对娱乐场所的暗娼进行艾滋病知识和行为状况调查。结果蒙城县娱乐场所暗娼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从项目开展初期的12.8%(2007年1月),现已达到77.8%(2008年12月);暗娼最近一个月在商业性性行为中或与固定性伴使用安全套(每次都用)的比例在3年中均呈上升趋势,但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使用率较低。暗娼愿意接受干预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结论暗娼的艾滋病知识水平的提高和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的开展促进了其行为改变,应充分利用当前优越的艾滋病防治政策环境,确保各项干预措施落到实处。
河北省三县高危场所及暗娼流动情况分析
赵宏儒, 苗香芬, 王爱哲, 宗雪梅
2009, 13(4): 414-416.
摘要: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高危场所分布变迁及暗娼流动情况,进一步探讨农村地区暗娼艾滋病宣传、干预措施。方法对唐县、涉县、平山县性交易的高危场所及暗娼进行了摸底调查,登记2008年下半年内关闭的、现存的、新开的涉性场所,观察或访谈场所内曾有的或现存的暗娼人数及流动情况,分析收集的资料。结果3个县高危场所共计307家,暗娼1184人。高中档场所集中分布在县城或旅游区,搬迁较少,场所较固定,暗娼在同档次流动多,容易落实宣传干预工作;低档场所偏僻、分散、隐蔽、经常变迁,暗娼流动性强,落实宣传干预难度较大。结论应重点加强、普及农村地区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对农村地区低档场所暗娼人群的干预工作。
低层暗娼安全套使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李诺, 李振峰, 樊建东, 黄朝辉, 曾臻, 许韶君
2009, 13(4): 417-419.
摘要:
目的了解合肥市蜀山区低层暗娼安全套使用情况,探讨影响低层暗娼最近一个月每次使用安全套的可能因素。方法对合肥市蜀山区低层暗娼共335人,采用自填式或一对一现场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统计学变量、性病/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性行为特征和安全套使用情况等。结果76.4%的调查对象在最近一个月内坚持每次性行为都使用安全套,79.3%的本省低层暗娼最近一个月每次都使用安全套,明显高于外省户籍的低层暗娼的使用率69.8%(χ2=4.468,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认为固定性伴不能降低艾滋病危险性、老板不管、客人不用安全套、老板允许或不管暗娼进行性交易等因素导致暗娼最近一个月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可能性显著降低,一次性交易价钱>100元的暗娼最近一个月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明显高于一次性交易价钱≤100元的暗娼,OR=2.266(95%CI:1.208~4.251)。结论合肥市蜀山区低层暗娼最近一个月每次安全套使用率仍较低,距100%使用安全套还有差距。每次性交易的价格和娱乐场所老板的态度等变量影响着暗娼最近一个月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
河北两县农村地区低档场所暗娼人群特征分析
苗香芬, 赵宏儒, 宗雪梅, 王爱哲
2009, 13(4): 420-422.
摘要: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低档高危场所暗娼人群特征,探讨对农村地区暗娼艾滋病宣传、干预措施。方法对唐县、平山县低档场所暗娼进行摸底调查,对每次性交易收费在60元以下的低档场所中暗娼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收集资料。结果两县低档高危场所共计118家,暗娼431人,完成324份问卷,其中完整有效问卷298份。低档场所偏僻、隐蔽、经常变迁,暗娼流动性强;低档场所暗娼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落实宣传干预难度较大。低档场所暗娼获得信息的途径以电视为主,掌握信息不准确,存在知识行为分离现象。结论应重点加强、普及农村地区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对农村地区低档场所暗娼人群的干预工作。
湖北省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四项目县抗病毒治疗状况比较分析
杨红英, 孙静
2009, 13(4): 423-426.
摘要:
目的了解湖北省近几年抗病毒治疗工作的开展情况,以评价湖北省抗病毒治疗状况及效果。方法通过调查艾滋病病人治疗率、服药依从性率及基线和治疗后1~3年CD4+T淋巴细胞变化情况反映抗病毒治疗效果。结果4个项目县的平均治疗率从2005年的43.11%上升到2008年底的72.77%。督导服药覆盖率都在98%以上,但随州、浠水、南漳、巴东的4年平均服药依从率分别为87.6%,99.7%,91.0%和70.3%,不同项目县的4年平均服药依从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抗病毒治疗后,患者的CD4水平升高,而且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结论抗病毒治疗提高了患者的CD4水平,但上升趋势逐年减弱。长期抗病毒治疗迫切需要加强和落实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教育和督导。
襄樊市艾滋病病人抗病毒治疗疗效评估
张静, 龚文胜, 邱兴庆, 唐磊, 刘世菊
2009, 13(4): 427-430.
摘要:
目的对襄樊市2003年以来进行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150名病人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应用国家免费提供的抗病毒治疗药品,对符合治疗条件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病人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对该地区150例病人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包括治疗随访体检结果、CD4+T淋巴细胞、病毒载量(VL)和血检结果等数据。结果84.7%的病人能够耐受治疗,治疗过程中16人死亡,死亡率为10.7%。病人在抗病毒治疗6个月后,90%以上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CD4+T细胞计数显著升高,CD4+T细胞均数由基线的85.9个/mm3升至381.9个/mm3;2008年期间治疗一年以上接受病毒载量检测并返回结果80人,75人低于检测线,病毒抑制率为93.7%。结论适时开展规范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可以明显降低病人死亡率,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维持较高的依从性可以取得很好的抗病毒治疗效果。
安徽省阜阳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分级分类管理模式
琚腊红, 苏斌, 徐臣, 丁心平, 汤后林
2009, 13(4): 431-434.
摘要:
目的探索农村地区HIV感染者和病人的随访管理模式。方法2008年选择安徽省阜阳市作为试点,开展对HIV感染者和病人采取分级分类管理。结果2008年对阜阳市现存活的HIV感染者和病人采取了分级分类管理,HIV感染者和病人的流调率从62.2%上升到94.4%;HIV感染者的随访比例从55.2%上升到85.8%,艾滋病病人的随访比例从70.2%上升到98.8%;HIV感染者和病人CD4+T细胞检测比例从56.0%上升到89.8%;单阳配偶检测比例从46.7%上升到88.5%。结论在农村地区开展对HIV感染者和病人的分级分类管理可以有效管理传染源,减少新发感染的发生。
山东省艾滋病项目地区2006-2008年自愿咨询检测状况分析
张娜, 林云霞, 郑薇, 朱晓艳, 于青, 陶小润
2009, 13(4): 435-437.
摘要:
目的了解项目地区自愿咨询检测服务状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宣传和外展干预工作,有效利用资源。方法收集山东省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地区2006-2008年按规范要求完成的所有咨询个案表及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08年每咨询点月平均提供服务人次数15.22人次,是2006年的2.58倍。共27619人次接受VCT服务,有非婚异性性行为史的所占比例最大,为45.38%。2006年、2007年、2008年,求询类型不详的所占比例分别为3.35%,1.22%,0.62%,呈逐年下降趋势;求询者中女性所占比例分别为39.12%、50.19%和53.49%,呈逐年增加趋势。项目地区通过VCT检出HIV抗体阳性数占HIV阳性发现数的比例为44.56%。其中其他类型的比例最高,为30.23%,其次为非婚异性性行为、配偶/固定性伴阳性、有献血(浆)史和有输血/血制品史,分别为16.28%、13.95%、13.95%、11.63%。在接受VCT服务的人中,HIV抗体阳性总检出率为0.32%;HIV抗体阳性检出率最高的是有注射毒品史的,为15.00%,其次为母亲阳性和配偶...
安徽省项目地区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行为调查分析
吴明胜, 王华东, 周虎, 陈春花, 桑秋菊, 宫澎涛, 计国平
2009, 13(4): 438-441.
摘要:
目的了解安徽省项目地区全球基金项目5年来居民艾滋病知识水平和影响因素以及变化情况,评价5年来项目工作效果并为下轮滚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普查和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安徽省10个示范区/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地区的高危人群和感染者、学生、流动人口、居民等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利用项目2006年专项调查(以下简称中期评估)数据评价项目终期效果。结果在15268名调查对象中艾滋病知识平均知晓率是89.81%,其中暗娼91.52%,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93.50%,流动人口83.05%,农村居民87.60%,城镇居民87.50%,中学生92.29%。10个项目地区的平均知识知晓率为濉溪县88.36%,颍州区88.63%,临泉县91.07%,阜南县91.27%,界首市88.79%,萧县90.99%,谯城区91.94%,蒙城县93.21%,利辛县91.94%,郎溪县83.17%。各地区知晓率较高,但各项目地区知晓率不平衡。暗娼最近一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95.38%,暗娼最近3次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93.78%;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最近一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93.63%,艾滋病病...
2003-2008年西安男男同性性行为者艾滋病监测分析
李翔, 邢爱华, 常文辉, 崔萌, 贾华, 任强, 卢永, 王百锁, 张家驹
2009, 13(4): 442-444.
摘要:
目的了解西安地区男男性接触者人群艾滋病及其相关高危行为流行情况,为在该人群中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3-2008年西安地区该人群艾滋病监测相关资料。结果2003-2008年MSM人群艾滋病监测中,监测对象以20~30岁年龄组最多,占48.3%~61.3%。58%~89%的监测对象在近6个月内有肛交行为,且肛交时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率历年最高仅43.5%;有同性性伴人数平均为2.54~7.70人,近6个月内有女性性伴者占22%~41%。HIV抗体阳性检出率逐年升高,为0.39%~3.25%。结论西安地区MSM人群艾滋病流行加重,同时具有向普通人群扩散的潜在危险。
HIV阳性孕产妇的发现时机及接受阻断情况分析
梁科, 桂希恩, 张元珍, 荣玉萍, 严亚军
2009, 13(4): 445-447.
摘要:
目的通过对HIV阳性孕产妇的发现时机及接受阻断的情况分析,了解当前HIV母婴阻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方法收集在湖北、山西、河北部分县市发现的179名阳性孕产妇(189孕次)发现时机及接受阻断的情况,对所发现的HIV阳性孕产妇未接受综合阻断措施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纳入本研究的项目县,孕检人群HIV阳性率为0.26‰。在发现的HIV阳性孕产妇中产前、产时、产后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6.7%、7.4%、25.9%,各期发现的HIV阳性孕产妇均有部分未接受综合阻断措施。产前发现未接受抗病毒药物阻断的阳性孕产妇中,个别孕妇不接受药物阻断;产时发现的孕产妇,多数因未获得药物而未用药阻断;而产后才发现的孕产妇则错过了阻断时机。结论我国HIV母婴阻断工作已取得很大成绩,但仍存在HIV阳性孕产妇发现不及时,接受综合阻断措施比率较低等问题,亟需改进。
安徽省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的生活质量评价
计国平, 刘爱文, 肖永康, 徐东海, 胡雪影
2009, 13(4): 448-450.
摘要:
目的用"儿科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4.0"评价安徽省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简称艾滋病儿童)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普查方法,对安徽省所有艾滋病儿童及其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艾滋病儿童60人,平均年龄(10.23±3.25)岁;男性32人(53.3%);艾滋病病人48人(80.0%)。大多数艾滋病儿童认为自己的身体较好或一般,近四成的孩子在最近两周内生过病,两周患病率为38.3%。艾滋病儿童的生理、情感、社会和角色功能的得分分别是75.2、85.0、77.6和70.8分;后三项构成心理领域,平均为78.5分;生活质量总平均为77.8分。与一般儿童相比,除情感功能外,艾滋病儿童在各方面得分均较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儿童艾滋病病人相比,生理功能上两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其他方面、整个心理领域以及总体得分等指标上,两组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艾滋病儿童生理功能同年龄、家庭经济状况和儿童的身体状况有关联关系;社会功能与家庭经济状况和儿童的身体状况有关联关系;心理领域同家庭经济状况有关联关系;生活质量总分同家庭经济状况和儿童的身体状况有关联关系。结论...
郑州市外来务工人员预防艾滋病活动效果评价
王冰, 杨永利, 秦利娟, 施学忠
2009, 13(4): 451-453.
摘要:
目的评价综合干预对郑州市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改变的效果。方法2008年3~4月期间对郑州市中原区7个娱乐场所与10个服务行业场所的外来务工人员共723人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之后进行综合干预,干预后再次调查他们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结果干预前,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42.6%,干预后知晓率为9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5,P<0.001);各条目的回答正确率提高幅度均在10%以上;干预后,有31.1%的研究对象认为艾滋病患者的身份应该保密,88.0%的研究对象表示不会断绝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来往,82.7%的人表示可以接受与艾滋病患者共餐;干预前性生活时安全套使用率为68.1%,干预后有75.8%的研究对象愿意坚持每次性生活均使用安全套,正确求医行为形成率达到99.7%。结论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对安全套的使用方法缺乏正确认识,综合干预是提高他们知、信、行的有效方法。
355名饭店女性流动人群性病艾滋病社会网络干预研究
李军, 张正红, 张洪波, 王强, 陈琳, 王君, 魏锁, 宇方, 段毓雯
2009, 13(4): 454-457.
摘要:
目的探索社会网络干预对预防控制饭店女性流动人群性病艾滋病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合肥市12家饭店和蚌埠市14家饭店,以在饭店打工、农村户口、未婚女性为研究对象,从其中招募48名健康宣传员,将研究对象按与其关系密切程度分成4组,每组6~8人。先对健康宣传员实施干预,再由健康宣传员对其干预组成员进行宣传。比较干预前、后研究对象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变化以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艾滋病相关知识和安全套使用自我效能平均分分别为:13.87±6.27、11.61±4.19,干预后均增加到23.38±4.97、12.87±4.25;干预前最近两个月、最近1次和最近3次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者所占比例分别为:26.9%、46.9%、27.0%,干预后分别为53.7%、63.4%、41.4%;艾滋病咨询机构知晓率和检测机构知晓率在干预前分别为85.4%和64.8%,在干预后分别为98.4%和92.8%;艾滋病咨询报告率和检测报告率在干预前分别为4.1%和6.8%,均低于干预后(19.4%、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851,P<0.01;χ2=54.481,P<0.01)...
陕西省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县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生活技能教育效果评价
王百锁, 张璐, 刘家政, 毛照明, 李蓓, 常文辉
2009, 13(4): 458-460.
摘要:
目的了解项目县开展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生活技能教育效果,总结成功经验并在全省推广。方法将项目县开始基线调查数据与2005、2006、2007、2008年专项调查结果进行比较,评价项目县开展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生活技能教育效果。结果在中学长期、持续地开展预防艾滋病生活技能教育,使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从基线调查的19.32%,提高到2005年的60.74%、2006年的83.04%、2007年的86.39%、2008年的89.70%;对艾滋病持正确态度人的比例上升,从基线调查的17.12%,提高到2008年的84.30%。结论在中学开展预防艾滋病生活技能教育是一项长期任务,同时应不断探索教育方式,提高教育效果。
西部地区业务再培训医务人员中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
张磊, 李晶华, 张维璐, 王波, 卢娟, 邵中军, 苏海霞, 张景霞, 邵晨
2009, 13(4): 461-464.
摘要:
目的了解来自西部地区医院业务再培训的医务人员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掌握医务人员对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需求,为在医务人员中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以提高职业防护能力。方法对282名来自西部地区各医院业务再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AIDS知识和态度调查。结果医务人员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整体较高,仅1.42%的被调查人员认为看起来健康的人不会携带艾滋病病毒,但是对AIDS诊断治疗及职业防护方面的知识掌握相对较差。36.17%的医务人员既往接受过AIDS专门培训,97.52%的医务人员有接受AIDS相关知识培训需求和意愿;大多数医务人员对PLWHA持同情和理解态度,但仍有一定比例的医务人员持恐惧回避态度;77.66%的医务人员表示"不愿意"去治疗或护理PLWHA的医院或科室工作;91.13%的医务人员认为自己有"职业感染HIV的危险"。结论西部地区医务人员对PLWHA持有一定的歧视态度,而且存在有恐惧和对职业暴露感染HIV风险的担忧。因此,医务人员的AIDS相关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开展针对性AIDS防治知识的专门培训。
河北省市、县两级艾滋病防治人力资源调查
李保军, 白广义, 梁良, 赵宏儒, 张新
2009, 13(4): 465-467.
摘要:
目的了解河北省市县两级艾滋病防治人力资源状况,进一步改善人力资源配备。方法调查采用普查方法,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调查。调查所得数据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河北省市县两级人员共有1347人,其中专职人员547人,市县两级人员在学历和职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县级基层技术人员缺乏。结论河北省艾滋病防治人员数量不足,各地要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合理配置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人力资源。
经验交流
山阳县开展艾滋病患者关怀救助服务分析
王甲勇, 毛照明
2009, 13(4): 401+40.
摘要:
西华县孕产妇人群艾滋病流行情况及预防母婴传播状况分析
安凤丽, 凌雷
2009, 13(4): 422+42.
摘要:
秭归县免费婚前HIV抗体检测运行模式及效果分析
杜蓉
2009, 13(4): 460+46.
摘要:
河南省全球基金第三轮艾滋病综合治疗与关怀项目效果评价
陈昭云, 彭元娥, 胡建平
2009, 13(4): 502-503.
摘要:
竹山县艾滋病家庭关怀救助模式探析
孙长喜, 朱名树, 董雷, 曾文骏
2009, 13(4): 504-505.
摘要:
河南省第三轮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二期效果评价
刘心想, 彭元娥, 张虹, 窦萍, 王昌举, 姜亚伟, 熊向勇
2009, 13(4): 506-507.
摘要:
稷山县艾滋病流行特征及防治策略探讨
卫战发
2009, 13(4): 507-508.
摘要:
人口计生部门参与流动人口预防艾滋病干预实践与体会
和西涛, 马明昌
2009, 13(4): 509-510.
摘要:
简讯
《医学科研方法》出版
苏虹
2009, 13(4): 407-407.
摘要:
《临床流行病学》出版
苏虹
2009, 13(4): 410-410.
摘要:
第三轮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即将进入整合滚动阶段
2009, 13(4): 430-430.
摘要:
欢迎订阅2010年《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09, 13(4): 441-441.
摘要:
方法学
多部门合作与社会参与艾滋病项目设计与执行现状分析
姚霞, 陈仲丹
2009, 13(4): 467-471.
摘要:
依托第三轮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分析项目设计与项目执行标准、构建项目设计与项目执行关键指标,剖析项目设计与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经验和偏差,并从项目申请/执行机构和项目管理机构两个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言。
短篇论著
2005-2008年滦南县自愿咨询检测点求询者特征分析
姜丽, 王春波, 刘志杰, 张曙光, 孟丽, 习子文, 严兰兰
2009, 13(4): 471-472.
摘要:
目的掌握滦南县VCT点中求询者的心理状态、构成比例、关注问题,为制定有效的艾滋病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08年到滦南县VCT点求询的人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8年,到滦南县各VCT(VC)点咨询的人数为3335人,其中有3305人进行了HIV抗体检测,在检测的人中有3222人来领取结果并进行了检测后咨询,HIV抗体阳性者有1人,各年份求询者分别为50例、612例、1935例、738例;男性占70.59%,女性占29.41%;20~29岁占32.74%,30~39岁占37.22%,40~49岁占26.57%。其中咨询类型为异性性接触占79.07%,受血、卖血的占7.29%,性病病人占7.14%。结论VCT求询者主要是男性青壮年,类型主要属于有过不安全性行为者。
外展干预咨询检测同时进行 提高暗娼艾滋病检测率
苗香芬, 宗雪梅, 王爱哲, 赵宏儒
2009, 13(4): 473-474.
摘要:
目的探讨有效干预措施,提高暗娼人群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率。方法外展干预时增加检测前后咨询、护士或检验人员到现场采血、送化验单的服务项目;对比增加此项服务前后暗娼采血检测情况;访谈了解暗娼对VCT服务的态度、知晓情况,分析收集的资料。结果外展干预与咨询检测同时进行的方法明显提高各类场所暗娼自愿采血检测率。结论采取外展干预与VCT相结合的方法,可有效提高高危人群接受咨询检测率,推进安全套使用、降低艾滋病性病感染风险。
娱乐场所女性服务人员艾滋病知识行为及综合干预效果的动态分析
术洪英, 张贻庆, 刘德艳, 王维忠, 张传英
2009, 13(4): 475-476.
摘要:
目的通过对娱乐场所服务人员综合性行为干预,跟踪其艾滋病防治知识、行为和艾滋病、梅毒感染状况的动态变化,为今后在娱乐场所推广适宜、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自2005年4月起,连续4年由艾滋病防控人员每季到娱乐场所发放艾滋病防治宣传册、张贴宣传画,培训服务人员,免费提供安全套,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每年检测1次HIV抗体、梅毒抗体。结果4次调查结果表明,娱乐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按UNAIDS推荐方法计算的知识知晓率分别为5.65%、25.23%、55.43%、77.90%;安全套使用率由42.86%提升至95.39%;未检出HIV抗体阳性者,梅毒抗体阳性率由7.26%降至3.31%。结论连续4年行为干预后,娱乐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安全套使用率明显提高,梅毒感染率降低。
河南省娱乐场所女性从业人员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赵光升, 魏俊涛, 朱伟
2009, 13(4): 477-479.
摘要:
目的了解河南省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评价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确定目标人群,在不记名的前提下,采用健康教育、发放宣传材料及安全套等方法进行干预,采用问卷调查进行干预效果评估。结果干预后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知识认知水平有明显提高,每次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从73.1%提高到91.5%(χ2=22.69,P<0.01),服务小姐规范就医行为得到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得到加强。结论对服务小姐进行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该人群艾滋病预防控制知识水平和有效改善相关行为。
费县182名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状况调查
陈英, 王发芝, 张金波
2009, 13(4): 479-481.
摘要:
目的了解费县男男性接触者(MSM)性行为现况及其艾滋病相关知识,为制定有效的MSM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向抽样(滚雪球)法,对费县所有符合要求的MSM人群开展知情同意的匿名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MSM人口学特征、性行为现况、AIDS的知识态度及对相关服务的需求等。结果182名MSM平均年龄(30.31±8.02)岁。性取向只有男性者占45.05%(82/182),双性者占54.95%(100/182)。首次与男性发生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21.86±4.00)岁。近半年男性性伴数平均为6.53人。保持1个异性性伴者占73%(73/100),2~3个占13%(13/100),4~6个占9%(9/100),7个以上占5%(5/100)。近半年与同性性交时从未用和偶尔用安全套者占63.19%,与异性性交从未用和偶尔用安全套者占70.00%。29.67%曾做过HIV检测。结论MSM作为艾滋病感染和传播的高危人群,是今后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人群,应根据该人群的高危行为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艾滋病防控措施。
濉溪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基本医疗服务(ECP)效果分析
林明华, 马雪梅, 王宗立, 陈光琳, 贾林, 张志华
2009, 13(4): 482-483.
摘要:
目的了解濉溪县PLWHA基本医疗服务(ECP)实施效果,为推广ECP项目提供依据。方法以有PLWHA的村为基本抽样单位进行整群抽样,对抽取到村的所有PLWHA进行问卷调查,并与2005年基线调查结果比较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的变化。结果ECP项目实施后,PLWHA的艾滋病知识和行为发生了显著变化,问题"看起来健康的人会有艾滋病病毒吗"的知晓率和安全套的坚持使用率分别为94.0%和95.7%,高于项目实施前的69.0%和5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ECP的服务覆盖率为98%;ECP服务满意度为92%。结论濉溪县ECP项目实施较为广泛而有效,ECP项目是值得推广的医疗服务模式,但仍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以便广泛推广使用。
山东省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地区抗病毒治疗病人CD4+T细胞计数变化分析
林云霞, 刘学真, 郑薇, 陶小润
2009, 13(4): 484-485.
摘要:
目的研究并比较山东省项目地区和非项目地区艾滋病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效果。方法记录项目县和非项目县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和病人治疗前、治疗1、3、6个月,1、2、3年时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用t检验和ANOVA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项目县和非项目县接受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得到提高,除治疗3个月时项目县和非项目县CD4+T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开始治疗和其他随访时间项目县均高于非项目县。结论HAART治疗有利于HIV感染者和病人免疫重建,项目县长期治疗效果好于非项目县。
唐河县艾滋病疫情高发村抗病毒治疗效果评价和生存情况分析
何昌宇, 赵涛, 刑运生
2009, 13(4): 486-488.
摘要:
目的分析既往有偿供血集中感染HIV人群接受高效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方法以2004年12月31日为起始点开展双向性队列研究,选取唐河县某疫情高发村,收集所有HIV感染者和病人1995年12月31日~2008年12月31日相关感染、发病、实验室检测及死亡等信息。结果150例病例中,接受治疗124例,未治疗26例;25例死亡。从HIV感染到观察终点平均观察(10.3±1.2)年,接受治疗病人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163.1±123.2)个/mm3;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升高,治疗第一年、第二年和第三年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分别上升73.1、103.1和138.7个/mm3,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的体重平均水平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从治疗基线(58.1±6.2)kg到治疗第一年(59.8±7.1)kg和第二年(60.8±7.3)kg,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病毒治疗的前3年对HIV感染者/患者具有较好的免疫重建效果,可以使病人恶病质状况得到改善。
新绛县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分析
樊凯, 杨云霞, 岳海滨
2009, 13(4): 489-490.
摘要:
目的评价新绛县艾滋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效果,为今后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将治疗满1年以上的49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治疗过程中的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和病毒载量值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与基线相比,治疗6、12、24、36个月平均增长分别为125个/mm3、172个/mm3、194个/mm3和228个/mm3,多数患者的病毒载量低于检测下限,累计治疗满12个月存活并坚持治疗的比例达到了91.84%,治疗取得了明显效果。不同治疗方案对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基线的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低或治疗前出现临床症状者,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的增幅缓慢。结论HAART对新绛县艾滋病病人疗效显著,提高了其生存质量。
河南省艾滋病项目县HIV单阳配偶管理效果评价
刘心想, 朱谦, 孙定勇, 马彦民, 王奇, 彭元娥, 熊向勇
2009, 13(4): 491-492.
摘要:
目的了解夫妇双方中单方HIV感染者/患者配偶婚内性传播情况,为制订预防艾滋病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加强对单阳配偶的随访管理,落实"县包乡、乡包村、村包人、人盯人"的预防控制措施。结果2005-2008年随访管理率为97.00%,HIV检测率为76.49%,平均HIV阳转率为0.66%。结论对夫妇双方中单方HIV感染者/患者配偶管理,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及村级随访责任制,是预防艾滋病在婚内经性途径传播的有效措施。
襄樊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行为和血清学调查
邱兴庆, 周斌, 徐敏, 陶艳兵, 文运民, 温明霞
2009, 13(4): 493-495.
摘要:
目的了解吸毒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和相关行为特征。方法对襄樊市社区及戒毒所的吸毒人员进行艾滋病行为监测。结果部分知识点正确率较高,但传播途径全部知晓的比例只有54.22%,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知晓率也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7,P=0.009)。戒毒所里戒过毒的比例为77.5%,注射过毒品的60.3%,共用过针具的25.3%。最近一个月有过性行为的比例为20.7%,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为39.8%。未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梅毒感染率为1.88%,其中女性梅毒感染率达4.60%。结论吸毒者存在知识与行为分离的现象。针对吸毒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仍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宣传教育应和安全套推广、清洁针具交换以及美沙酮替代治疗等行为干预并重,以提高防治效果。
基层艾滋病防治人员工作倦怠及相关因素研究
吴均林, 陈晶, 葛琴, 颜明金
2009, 13(4): 496-498.
摘要:
目的了解基层艾防人员工作倦怠、社会支持及其他相关因素,为有效促进基层艾防人员心身健康提供参考。方法对湖北省全球基金项目中参与培训的68名基层艾防人员进行职业倦怠问卷调查,并且对襄樊、蕲春、巴东等地基层艾滋病防治人员进行深度访谈。结果在情绪衰竭维度上,有69.7%的人出现过情绪衰竭;36.3%的人出现过情感疏离;只有36.3%的人感到有工作成就感;社会支持主要来自家庭,而同事的支持和理解不足;有69.5%的人愿意从事基层艾防工作;但如有可能,66.1%的人希望换岗。结论基层艾防人员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并且与社会支持不足有关,对基层艾防人员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理解,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工作待遇,减轻工作压力,采取轮岗减轻工作倦怠,提高自我心理平衡能力。
经济欠发达艾滋病低流行区防治经费需求分析
张永华, 崔媛英, 高海英, 刘杰
2009, 13(4): 499-501.
摘要:
目的探讨经济欠发达、艾滋病低流行区的防治成本及今后经费需求,为政府财政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核实财务报账数据和档案资料的各项效果指标完成情况,计算各项活动或人均单位成本,再结合未来工作指标和物价因素,应用分析软件,对今后经费需求进行预测。结果2008年艾滋病防治工作经费总额1646892元人民币,人口年平均费用1.38元。对15~49岁人群的宣传教育人年均成本均为0.47元;对女性性服务者、男男性行为者和农民工的人均年宣传干预成本为177.63元、231.78元、0.47元;孕妇和被监管人员HIV筛查人均成本为6.59元、6.09元;HIV感染者/病人CD4检测、抗病毒治疗和管理的费用人年均成本461元、9901元、439元;工作人员培训人均成本为120元;多部门合作、督导评估和日常办公费用分别占总额的34.70%、6.25%、6.74%。预测2009-2012年经费需求分别为140.91万元、130.96万元、128.55万元、128.54万元,人年均约1.10元;多部门合作和大众宣传教育经费需求下降幅度较大,其他15项经费需求均少有增加。结论艾滋病防治经费需求是根据干预人群规模和工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