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
  • RCCSE 中国核心期刊(5/114,A+)
  • Scopus收录期刊
  •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
  • WHO 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收录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期刊 (C)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中国)》(JSTChina)收录期刊
  • 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Irichsweb)收录期刊
  •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2019年)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2年  第26卷  第1期

显示方式:
论著
我国成年居民胃癌归因于钠摄入过量的发病和死亡负担研究
方柯红, 房玥晖, 连怡遥, 逯晓娣, 何宇纳
2022, 26(1): 1-6.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2.01.001
摘要(800) HTML (371) PDF(216)
摘要:
  目的  分析我国各省成年居民胃癌归因于钠摄入过量的发病和死亡负担。  方法  根据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获得的膳食钠消费量数据,结合协同克里金空间插值的方法估算各省成年居民的膳食钠暴露水平。2015年胃癌发病和死亡数据来自《肿瘤登记年报》,按照比例风险评估理论,分省计算胃癌发病和死亡归因于钠摄入过量的归因分值。  结果  2015年成年居民高钠饮食对胃癌发病和死亡的人口归因比例分别为29.94%和28.95%,归因于高钠饮食的胃癌发病数和死亡数分别为80 718人和56 578人,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8.04/10万和5.64/10万。甘肃省归因于高钠饮食的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分别为24.85/10万和14.51/10万。归因于高钠饮食发病率最低的省份是广东省(2.51/10万),西藏自治区居民归因于高钠饮食的胃癌死亡率最低(0.29/10万)。  结论  2015年我国成年居民胃癌归因于高钠饮食的发病和死亡负担处于较高的水平,各省间差异大。
1990—2019年中国结直肠癌归因于各类危险因素的疾病负担分析与模型预测
黄钊慰, 薛明劲, 胡雨迪, 潘荣玲, 杜进林, 林克娜, 倪进东, 黄志刚
2022, 26(1): 7-13.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2.01.002
摘要(857) HTML (412) PDF(238)
摘要: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中国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归因于各类危险因素的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并对其未来10年的变化进行预测,为CRC的精准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lobad Burden of Disease, GBD)研究数据,采用Joinpoint估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of change, 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of change, AAPC)来反映中国CRC疾病负担的时间变化趋势;描述1990年和2019年中国CRC归因于各类危险因素的疾病负担,比较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主要危险因素及其变化速率;通过R 4.0.2软件创建自回归滑动平均混合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 ARIMA),预测未来10年中国CRC归因于各类危险因素的疾病负担情况。  结果  1990—2019年中国CRC归因于危险因素的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 DALYs)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各年份男性DALYs率均高于女性,且随着时间的变化,差距逐渐增大。中国CRC归因于各类危险因素的疾病负担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1990年钙摄入不足是造成中国CRC疾病负担的首要危险因素,而2019年是牛奶摄入不足。30年间中国CRC归因于各类危险因素的标化DALYs率上升最快的危险因素是高BMI,而下降最快的是纤维摄入不足。ARIMA预测,未来10年,牛奶摄入不足仍然是造成中国CRC疾病负担的首要危险因素。  结论  1990—2019年中国CRC归因于各类危险因素的疾病负担总体呈上升趋势;牛奶摄入不足是当前及未来10年造成中国CRC疾病负担的首要危险因素;中老年和男性是重点关注人群,建议针对其相关危险因素采取控制措施以降低CRC疾病负担。
2003—2018年间中国女性宫颈癌发病与死亡趋势研究
张仲华, 刘晨瑛, 任会叶, 梁少辉
2022, 26(1): 14-20.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2.01.003
摘要(1697) HTML (505) PDF(409)
摘要:
  目的  研究2003—2018年中国20~79岁女性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对未来五年宫颈癌发病及死亡率的趋势进行预测。  方法  收集我国2003—2018年20~79岁女性宫颈癌的发病和死亡数据,利用联结点回归模型分析趋势变化规律,进一步利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探讨年龄、时期和队列因素对宫颈癌发病和死亡率的影响。分别建立自回归滑动平均混合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 ARIMA)、灰色模型(grey model, GM)(1,1)和误逆差传播(back propagation, BP)神经网络模型对发病率和死亡率进行拟合,选取预测精度高的模型预测未来五年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结果  2003—2018年间女性宫颈癌的发病率具有2个转折点,发病趋势先快速上升随后下降;死亡率具有1个转折点,趋势是先下降再上升。总体上看,宫颈癌的发生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在55~<60岁达到峰值后缓慢下降。死亡风险从年龄上看不断上升,时期效应随着时期的推进而增大,队列效应则不断减弱。通过对比发现BP神经网络模型拟合的效果较好。  结论  2003—2018年间中国女性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整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受年龄影响较大而受时期和队列的影响较小,未来五年发病率和死亡率将呈下降趋势。因此,应加强女性宫颈癌筛查和HPV疫苗接种工作,做好防控措施。
中国肾癌死亡趋势预测及其预测模型比较
陈磊, 徐杰茹, 张敏, 肖智丽, 陈悦, 让蔚清
2022, 26(1): 21-27.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2.01.004
摘要(752) HTML (302) PDF(190)
摘要:
  目的  建立并比较两种预测模型在中国肾癌死亡趋势中的应用,选取最佳模型对2020—2025年中国肾癌死亡率进行预测。  方法  收集全球健康数据交换(Global Health Data Exchange, GHDx)数据库1990—2019年中国人群全年龄组肾癌死亡率数据,使用R 4.0.2软件基于1990—2016年肾癌死亡率数据分别建立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 ARIMA)和灰色模型(gray model, GM)(1, 1),比较2017—2019年预测值与实际值以评价两种模型的拟合和预测性能,采用最佳模型预测2020—2025年中国肾癌死亡情况。  结果  1990—2019年中国肾癌粗死亡率(crude mortality rate, CMR)呈上升趋势;在备选的ARIMA模型中,ARIMA(1, 2, 0)拟合效果最好,GM(1, 1)模型表达式为Y(t+1)=9.267 8e0.050 2(t)-8.771 0;ARIMA(1, 2, 0)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 MAE)、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 RMSE)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 error, MAPE)在拟合部分和预测部分均低于GM(1, 1)模型;根据最佳模型预测结果,2025年中国肾癌死亡率相比于2019年将增加7.74%。  结论  较于GM(1, 1)模型,ARIMA(1, 2, 0)模型对我国肾癌死亡率的拟合效果和预测性能更好。
1990—2019年中国卒中危险因素的归因负担及变化趋势
吴琼, 王晨冉, 赵燕, 韩丽媛, 刘世炜
2022, 26(1): 28-33, 79.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2.01.005
摘要(783) HTML (324) PDF(220)
摘要: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中国卒中及其亚型的危险因素归因负担与变化趋势。  方法  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开放数据,用人群归因分值(population attributable fraction, PAF)和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 DALYs)探讨1990—2019年中国卒中及其亚型的危险因素归因负担及变化趋势。  结果  卒中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环境、行为和代谢三大类,因其亚型不同而有所不同。与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的15种危险因素(室外空气污染、高温、低温、铅暴露、室内空气污染、红肉摄入过多、高钠饮食、吸烟、吸二手烟、蔬菜摄入不足、水果摄入不足、纤维摄入不足、高BMI、高SBP、高FPG)相比,颅内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 IS)的危险因素还包括饮酒与肾功能不全,IS的危险因素还有低体力活动、全谷物摄入不足、高LDL-C。2019年,由IS、ICH、SAH导致的1 861.91、1 989.18、204.29万人年DALYs中,分别有68.91%、68.83%、66.35%归因于代谢因素,IS危险因素主要是高SBP(50.94%)、室外空气污染(26.81%)、高LDL-C(20.69%);ICH、SAH危险因素主要是高SBP(58.18%、58.01%)、室外空气污染(28.82%、30.09%)、高钠饮食(24.40%、25.11%)。1990—2019年,室外空气污染、高BMI、饮酒、红肉摄入过多导致的IS和ICH DALYs增幅较大,分别为410.46%、320.48%、277.03%、245.41%和168.93%、132.07%、60.01%、84.58%,而SAH仅因室外空气污染增加4.47%。   结论  导致卒中疾病负担的危险因素大多是可防可控的,因其亚型不同而有所不同,建议在考虑成本效益的情况下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2004—2019年中国农村人群自杀死亡趋势的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
侯皓, 裴一霏, 俞斌, 高修银, 王威
2022, 26(1): 34-39, 111.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2.01.006
摘要(740) HTML (702) PDF(254)
摘要:
  目的  采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age-period-cohort, APC)分析我国2004—2019年10~84岁农村人群自杀死亡率的变化趋势, 为自杀的防治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05—202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10~84岁农村人群的自杀死亡监测资料, 采用APC模型和内在估计法对年龄、时期和队列效应进行参数估计。  结果  中国农村居民自杀率随年份的增加总体呈下降趋势; APC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自杀死亡风险的年龄效应总体上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青少年时期增速最快, 除中年时期, 其余年龄段女性自杀死亡风险均高于男性; 时期效应表明自杀死亡风险随年代迁移呈缓慢下降趋势, 女性的自杀死亡风险降速高于男性; 总人群及性别亚组队列效应波动均较大, 自杀死亡风险在1979年以前呈现下降趋势, 随后保持稳定, 在1995年之后急速上升。  结论  自杀死亡风险的变化可能与重大历史事件密切相关; APC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死亡率的效应趋势。
2010—2019年中国经同性传播感染HIV的青年男学生时空分布特征
凌倩, 马凯芳, 张晓婷, 李培龙, 李东民
2022, 26(1): 40-45.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2.01.007
摘要(572) HTML (226) PDF(199)
摘要:
  目的  了解2010—2019年中国经同性传播感染HIV的18~24岁男性青年学生HIV感染者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开展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以18~24岁经同性传播感染HIV的男性青年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ArcGIS 10.3软件进行分布描述、局域热点分析,并通过SaTScan 9.6软件进行时空扫描分析,探索聚集区及聚集时段。  结果  2010—2019年共报告经同性传播感染的18~24岁男性青年学生HIV感染者16 918例。全国18~24岁青年学生报告病例数由2010年的488例增长至2019年的2 481例,其中重庆市、四川省和北京市等地区报告数较高。经同性传播感染HIV的18~24岁男性青年学生在同期同年龄段男性人口中占比超过万分之一的地市个数由2010年的1个增加至2019年的17个。2010—2019年共有16个聚集区;第一类聚集区涵盖重庆市、成都市和西安市等地区,聚集时段为2015—2019年(RR=2.66, P < 0.001)。  结论  中国经同性传播感染的18~24岁男性青年学生HIV感染者具有一定时空聚集性,应在热点区域、聚集区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控工作,降低HIV在青年学生中的流行。
采用乘数法结合社交软件估计南京市MSM人群规模
徐园园, 朱正平, 张敏, 吴苏姝, 郭璐, 李昕, 时红杰
2022, 26(1): 46-50.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2.01.008
摘要(538) HTML (213) PDF(91)
摘要:
  目的  估计南京市MSM规模,为艾滋病疫情估计和防治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基于乘数法原理结合Blued社交软件,并同时采用现场调查和网络调查对南京市的MSM规模进行估计,通过男同社交软件Blued的后台统计连续7 d在南京市范围内登录人数的平均值作为记录数(record, r),通过网络和现场调查了解MSM同时期内登录过软件比例的倒数作为乘数(multiplier, m),rm相乘即为南京市MSM人群规模。  结果  南京市MSM人群规模估计数为35 138(95% CI: 33 847~36 429)人,占全市15~59岁男性人口的比例为1.12%(95% CI: 1.08%~1.16%)。不同调查  方法  间MSM的寻找性伴方式、月收入、近6个月是否发生同性肛交行为、肛交时安全套使用情况、新型毒品使用的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 0.05)。  结论  利用乘数法并结合男性社交软件的估计结果基本反映了南京市MSM的人群规模,而采用网络调查能发现更多隐蔽的MSM,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信度。
利用社交软件对MSM线上干预动员线下HIV检测的调查研究
梁军, 陈湛源, 廖斌, 付美艳, 杨爻, 李婕, 李怡
2022, 26(1): 51-55.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2.01.009
摘要(541) HTML (211) PDF(73)
摘要:
  目的  了解通过社交软件线上干预动员MSM参与线下HIV检测的效果,并调查分析线下接受检测者的特征。  方法  分析比较通过不同社交软件线上所接触动员人数与线下实际检测人数,描述线下接受检测的MSM人群特征,并对感染风险高、低分组的MSM特征差异进行比较。  结果  线上干预动员MSM参与线下检测比例为23.78% (229/963),使用Blued动员线下检测比例高于其他社交软件(χ2=3.958,P=0.047),总动员比为100∶2.4,总动员效率为1.01人/d。220名有肛交性行为的MSM根据是否坚持使用安全套分为高危行为组(n=96)与低危行为组(n=124),高危组的梅毒知识知晓合格比例低于低危组(χ2=6.308,P=0.009),而HIV检测阳性结果的比例高于低危组(χ2=11.299,P=0.001)。  结论  使用社交软件线上干预动员线下检测能有效接触HIV感染风险较高的MSM和及时发现已感染的病例,在运用社交软件与目标人群建立联系并互动时,主动接触比被动响应更能提高MSM应答的比例。
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模型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锻炼行为现状
郭怡, 孙信, 黎泽明, 陈平, 高敏, 陈雪莹, 孙昕霙
2022, 26(1): 56-60, 98.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2.01.010
摘要(937) HTML (249) PDF(135)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应用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health action process approach, HAPA)和结构方程模型探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锻炼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自编HAPA问卷调查北京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819例T2DM患者,问卷信度、效度良好。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锻炼行为影响因素及潜在中介效应。  结果  53.7%的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77.2%的患者锻炼行为阶段处于行动或维持期。结构方程显示HAPA模型可有效解释患者锻炼行为(R2=0.466)。意向受任务自我效能(β=0.645)和结果期待(β=0.153)的影响,意向(β=0.783)和保持自我效能(β=0.177)直接影响计划,计划(β=0.340)和恢复自我效能(β=0.403)直接影响锻炼行为。这一过程中,任务自我效能也可影响保持自我效能(β=0.802),保持自我效能影响恢复自我效能(β=0.450),且意向对恢复自我效能也具有正向影响(β=0.483)。  结论  当前T2DM患者运动参与度较好,但仍需继续提高。HAPA能较好地解释T2DM患者锻炼行为,促进患者锻炼应从提高自我效能方面进行干预。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原理构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辅助诊断模型
吴天柱, 吴学森
2022, 26(1): 61-67, 85.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2.01.011
摘要(754) HTML (319) PDF(94)
摘要:
  目的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原理,通过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的眼底图像分级,构建DR辅助诊断模型,为人群中该类疾病筛查提供方便快捷的方法。  方法  利用图像增强技术对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并使用Focal Loss损失函数、余弦退火学习率、加权随机采样、图像高斯滤波混合加权方法优化深度卷积神经网络Inceptionv4和SENet154,构建出DR的眼底图像分级模型,并用公开发表的Messidor数据集中包含的DR和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 DME)的眼底图像对所得到模型进行验证; 最后用类激活图(class activation map, CAM)来标记出病灶区域,实现分级的可视化,辅助医生快速诊断。  结果  DR分级模型中,经过多种优化方法后,等级为0、1、2、3类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分别为0.925(95% CI: 0.898~0.952)、0.738(95% CI: 0.711~0.764)、0.873(95% CI: 0.848~0.898)、0.977(95% CI: 0.957~0.997);DME分级模型中,等级为0、1、2类的AUC分别为0.965(95% CI: 0.948~0.981)、0.881(95% CI: 0.852~0.909)、0.963(95% CI: 0.941~0.985),并输出眼底图像的CAM。  结论  通过多种优化方式构建出DR和DME模型取得了较高的AUC,模型绘制出CAM能够准确定位可疑病灶区域,能直观辅助医生方便快捷诊断。
青岛市城区居民高血压患病危险因素及其定量评价研究
刘蕾, 田小草, 李雪丹, 郑晓艳, 刘世涛, 郭彧, 汪韶洁, 高汝钦, 逄增昌, 陈铮鸣, 李立明
2022, 26(1): 68-73.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2.01.012
摘要(687) HTML (263) PDF(81)
摘要:
  目的  探讨青岛市城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并对各因素进行定量评价分析。  方法  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China Kadoorie Biobank, CKB)青岛项目点基线调查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青岛市城区30~79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计算各因素危险分数和个体发病风险。  结果  共调查35 509人,男女性别比为1︰1.27,年龄(50.32±10.18)岁。青岛市城区30~79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36.5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年龄偏大、经常饮酒、家庭收入低、不经常吃水果、BMI偏大、腰臀比偏大是男性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其中除年龄因素外危险性较高的是BMI≥28.0 kg/m2(OR=3.42)、经常饮酒(OR=1.41)和腰臀比≥0.9(OR=1.37)。年龄偏大、不经常吃水果、BMI偏大、腰臀比偏大是女性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其中BMI≥28.0 kg/m2、腰臀比≥0.85和不经常吃水果的OR值分别为3.11、1.46和1.28。  结论  BMI偏大、经常饮酒和腰臀比偏大是青岛市城区男性居民高血压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BMI偏大、腰臀比偏大和不经常吃水果是女性居民高血压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应根据不同人群高血压危险因素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和随访干预。
糖尿病与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前瞻性研究
陈亚荣, 尹春, 黄佩瑶, 李娜, 许璐璐, 黄文雅, 柳念, 李思宇, 李靖, 胡雨佳, 白亚娜
2022, 26(1): 74-79.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2.01.013
摘要(640) HTML (395) PDF(96)
摘要:
  目的  了解金昌队列人群脑卒中的发病状况,探讨糖尿病及FPG与脑卒中发病之间的联系,为有效控制糖尿病、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金昌队列为研究平台,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分析糖尿病及FPG水平与脑卒中发病风险间的关系,运用限制样条法拟合FPG水平与脑卒中发病风险间的剂量反应关系。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32 736例研究对象,平均随访2.2年后,脑卒中累积发病率为8.77‰,其中糖尿病组脑卒中发病率为23.38‰,高于对照组发病率6.67‰。调整混杂因素后,糖尿病患者和空腹血糖受损人群中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分别是对照组的2.257倍(HR=2.257, 95% CI: 1.658~3.072, P<0.001)和1.396倍(HR=1.396, 95% CI: 1.039~1.877, P=0.027)。以FPG < 5.6 mmol/L作为对照组,控制混杂因素后,总人群中FPG≥5.6 mmol/L组和FPG≥6.1 mmol/L组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分别增加48.1%(HR=1.481, 95% CI: 1.040~2.108, P=0.030)和49.3%(HR=1.493, 95% CI: 1.044~2.136, P=0.028);当FPG≥7.0 mmol/L时,男性和女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分别是对照组的1.614倍(HR=1.614,95% CI: 1.068~2.438)和2.742倍(HR=2.742, 95% CI: 1.355~5.547)。在总人群和女性中FPG与脑卒中发病风险间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男性中FPG与脑卒中发病风险间呈线性剂量反应关系。  结论  糖尿病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且FPG水平与脑卒中的发病风险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2017―2019年江西省流行性感冒时空聚集性分析
傅伟杰, 丁晟, 程慧健, 胡茂红, 章承峰
2022, 26(1): 80-85.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2.01.014
摘要(565) HTML (214) PDF(112)
摘要:
  目的  分析江西省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时空聚集性,为流感暴发和流行预警提供依据。  方法  对“中国传染病监测管理信息系统”中2017―2019年江西省报告的流感病例个案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时空聚集性分析。  结果  2017―2019年江西省存在流感冬春季季节性流行高峰; 以赣南地区高发,年发病率均在全省平均发病率的2倍以上; 15岁以下人群占比逐年升高,自2017年的53.90%升至2019年的72.24%。探测到四类时空聚集区域:一类聚集区域为2018年12月19日至2019年4月25日赣南地区的16个县区(RR=9.72, LLR=15 061.27, P < 0.001),二类聚集区域为2019年12月18日至2019年12月31日赣北地区的13个县区(RR=20.68, LLR=3 867.86, P < 0.001),三类聚集区域为2019年1月9日至2019年3月27日赣东北地区的18个县区(RR=3.13,LLR=1 297.439,P < 0.001),四类聚集区域为2019年12月2日至2019年12月31日赣西地区的17个县区(RR=5.09, LLR=1 233.47, P < 0.001)。  结论  2017―2019年江西省流感发病呈现较明显的时空聚集性,但是不同地区的聚集时段有差异,聚集时段主要集中在冬末和春季。
综述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沟通研究进展
石新玲, 王建明
2022, 26(1): 86-90.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2.01.015
摘要(1342) HTML (592) PDF(198)
摘要:
风险沟通是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搜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风险沟通的发展历史、沟通流程、理论模型等进行概述,重点关注风险沟通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用。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均表明,风险沟通应遵循特定的流程,根据事前、事中、事后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沟通策略。2003年SARS疫情以后,我国的风险沟通机制不断完善,在应对甲型流感和COVID-19疫情中呈现出较好的效果。但是世界范围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繁发生,风险沟通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的风险沟通理论和实践仍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
中国老年人肺炎球菌疫苗接种意愿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朱琳, 高静, 柏丁兮, 陈昕羽
2022, 26(1): 91-98.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2.01.016
摘要(675) HTML (266) PDF(98)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中国老年人肺炎球菌疫苗(pneumococcal vaccine, PV)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  方法  首先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CBM、中国知网、维普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涉及中国老年人PV接种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再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最后进行Meta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16篇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收入(OR=1.94, 95% CI: 1.21~3.09, P=0.006)、PV知晓情况(OR=1.93, 95% CI: 1.12~3.33, P=0.019)、肺炎病史(OR=2.09, 95% CI: 1.00~4.36, P=0.050)、医生推荐(OR=2.80, 95% CI: 1.18~6.62, P=0.019)与中国老年人PV接种意愿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而文化程度(OR=1.17, 95% CI: 0.81~1.70, P=0.408)、PV接种史(OR=1.06, 95% CI: 0.14~8.13, P=0.957)、是否患有慢性病(OR=1.22, 95% CI: 0.76~1.97, P=0.409)与中国老年人PV接种意愿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家庭收入高、知晓PV、有肺炎病史、医生推荐是中国老年人PV接种意愿的促进因素,尚不能证明文化程度、PV接种史、是否患慢性病是中国老年人PV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
短篇论著
中老年人生活方式指数纵向轨迹与血压变化的关系
张冠荣, 林爱华
2022, 26(1): 99-104.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2.01.017
摘要(674) HTML (447) PDF(104)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生活方式指数随时间的发展轨迹特征及其与血压变化的关系。  方法  基于社区生活方式干预研究队列,2010年1月―2012年3月在广州市2个社区纵向收集50~79岁中老年人的基线及之后6、12和24个月的生活方式(吸烟、饮酒、膳食、体力活动和BMI)和血压测量数据,并计算健康生活方式指数(health lifestyle index, HLI)。采用组基础模型(group-based trajectory model, GBTM)识别HLI的发展轨迹,通过混合线性模型分析HLI轨迹组与血压变化的关系。  结果  共有393人纳入分析,其中,男性130人,年龄(58.6±7.3)岁。GBTM识别出3种HLI发展轨迹:“持续低水平组”(组1,26.7%)和“中水平-轻度改善组”(组2,52.7%)及“高水平-快速改善组”(组3,20.6%)。调整混杂因素后,与组1相比,随访期间组2的血压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而组3表现出明显的血压下降,SBP在6、12和24个月的降低值分别为-5.2mm Hg、-8.1mm Hg和-6.7 mm Hg(均有P < 0.01),DBP在12和24个月的降低值分别为-4.7mm Hg和-2.9 mm Hg(均有P < 0.05)。  结论  中老年人的HLI随时间变化存在高、中和低三种轨迹组;高水平HLI轨迹组干预期间的血压降低优于中、低水平组,应针对不同轨迹组人群制定差异性的生活方式干预对策。
中国60岁及以上男性老年人参军经历与健康的关联研究
胡曦元, 郭超
2022, 26(1): 105-111.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2.01.018
摘要(342) HTML (195) PDF(50)
摘要:
  目的  分析中国男性老年人参军经历与其健康状况的关系,以期为今后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  方法  数据来源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 CFPS)2018年的调查数据。研究对象为3 706位≥60岁男性老年人。身体健康由是否患慢性病和自评健康测量,心理健康由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 CES-D)测量,认知能力由自评记忆测量。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和倾向得分加权方法来分析参军经历与男性老年人健康的关系。  结果  调整混杂因素后,在身体健康上,相较于非退役军人,退役军人患慢性病风险增加27%(OR=1.27, 95% CI: 1.01~1.59),自评健康较差的风险增加36%(OR=1.36, 95% CI: 1.09~1.69);在心理健康上,退役军人比非退役军人CES-D总分低0.26分,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244);在认知能力上,相较于非退役军人,退役军人自评记忆较差的风险降低39%(OR=0.61, 95% CI: 0.45~0.82)。倾向得分加权后研究结果保持稳健。  结论  男性老年人参军经历与其身体健康负相关而与认知能力正相关,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广州市Delta变异毒株导致COVID-19疫情的流行病学参数估计
张开漩, 胡宽, 邹频昂, 罗芳, 罗丹, 陈悦, 彭文慧, 汪保国
2022, 26(1): 112-115.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2.01.019
摘要(397) HTML (228) PDF(80)
摘要:
  目的  调查广州市一起输入型Delta变异毒株引起的COVID-19疫情,分析其传播链及传播特征,为预测疾病发展及疫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通过收集广州市官方发布的信息,从中选择具有明确传播链的确诊病例,计算此次疫情传播的代间隔(serial interval, SI)、基本再生数(R0)以及实时再生数(Rt)等传染病指标,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  结果  2021年5月21日―6月20日,广州市累计确诊144例本土COVID-19病例,从中选择具有明确传播链的67对病例,计算SI服从Gamma分布,均数为4.27 d,标准差为2.65 d。R0=3.18(95% CI: 2.197~4.428),Rt随着时间推移呈现出下降趋势,于6月10日,Rt=0.97(95% CI: 0.751~1.214),下降到1.00以下。此后Rt一直<1.00,并且随着时间变化,越来越小。  结论  此次COVID-19疫情的SI较短而R0较大,表明Delta变异毒株相比于2020年武汉感染的SARS-CoV-2具有更快的传播速度以及更强的传播力。
1949-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
孙伟, 张银豪, 赵建华, 李海军, 龚瑞, 黎晞
2022, 26(1): 116-120.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2.01.020
摘要(480) HTML (259) PDF(67)
摘要:
  目的  了解和掌握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夏)70年间传染病流行趋势及疾病谱变迁特征,为适时调整和制定传染病防控策略,保障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整理宁夏1949-2018年传染病疫情报告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传染病监测报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949-2018年宁夏共报告传染病30种2 004 205例,累计报告死亡病例12 202例,平均报告发病率为912.42/10万,平均报告死亡率为7.84/10万。宁夏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年均发病率从20世纪50年代的5 359.12/10万下降到20世纪90年代的299.37 /10万,近20年基本保持在500.00/10万左右,不同时期疾病谱变化较大,不同时期传染病死亡病种也不尽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 130.997,P < 0.001)。  结论  70年来,宁夏传染病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特别是近20年较为稳定,但随着流行特征和模式的变化,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需要及时调整防控策略,有效预防传染病传播和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