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
  • RCCSE 中国核心期刊(5/114,A+)
  • Scopus收录期刊
  •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
  • WHO 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收录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期刊 (C)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中国)》(JSTChina)收录期刊
  • 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Irichsweb)收录期刊
  •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2019年)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3年  第27卷  第5期

显示方式:
公共卫生环境治理
生活环境的公共卫生治理要点
刘泉宏, 王彬, 王冬明, 马继轩, 周敏, 郭彦君, 陈卫红, 邬堂春
2023, 27(5): 497-502.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5.001
摘要(382) HTML (114) PDF(66)
摘要:
人口聚集程度和人类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和治理措施的施行相对滞后,导致人类生活环境发生一定程度的恶化,并严重影响居民的身心健康。随着生态文明理念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政策文件的推行和实施,中国居民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改善,但仍面临治理不平衡、不充分、不彻底、不可持续等问题。本文根据新时代下中国在新发展格局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布局,分别从农村垃圾收运处置、生活污水规范化治理、厕所革命和厨房革命,城镇大气污染治理、垃圾分类和污水整治方面梳理了生活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重点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治理要点,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增进民生福祉和保障人民健康。
中国水污染状况及其引起的健康危害与对策
曾强, 邬堂春
2023, 27(5): 503-507.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5.002
摘要(2965) HTML (1457) PDF(305)
摘要:
水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严重影响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命健康。随着《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法律法规的全面实施,中国水污染防治实现了重大转变,但与人民群众对水质安全和健康保障的日益增长需求仍存在差距。本文分析了2012―2021年中国不同水体的水质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中国水质总体呈现不断改善趋势。总结了水化学性、生物性和物理性污染造成的主要健康危害,其中化学性污染作为中国水污染的主要特征,其造成的致癌、致畸、地方病等健康危害问题突出,而生物性污染造成的介水传染病仍需警惕。在此基础上,从管理体系、污染防治和科研需求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水环境法律法规、推进水污染精准防治和加强水污染与健康风险研究等措施建议,以期为水污染防治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助推“健康中国”建设目标。
基于有益与促进健康视角下的室内外环境特征
张彪, 王洁, 张苑苑, 张晓敏, 邬堂春
2023, 27(5): 508-515.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5.003
摘要(251) HTML (169) PDF(29)
摘要:
环境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中国《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指出良好的环境是健康的保障。为进一步保护与促进中国居民健康,本文拟从有益与促进健康的视角下分别对“绿色空间”“蓝色空间”“声景观”、日光照射等室外环境以及清洁空气、适宜温湿度、健康照明等室内环境因素特征进行归纳,并在对其健康作用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与建议,以期在增强中国居民环境与健康意识的同时,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保护居民健康。
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和死亡负担监测系统知晓及应用情况调查研究
廖启静, 葛小婷, 鲍宇, 何俊秀, 胡思瀚, 荆涛, 覃健, 杨晓波
2023, 27(5): 516-521.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5.004
摘要(367) HTML (131) PDF(30)
摘要:
  目的   了解中国环境相关健康风险评估及死亡负担监测系统运用现状及关键问题,探讨优化路径。   方法   结合分层抽样和方便抽样,选取辽宁、上海、湖北、广西、山西等地区省、市、区、县卫生环境监测部门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具体负责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和死亡负担监测的技术带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填式电子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调研,共收回217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后,最终有效问卷为211份。   结果   在211名调查对象中,98.58%的调查对象认可环境相关健康风险评估的重要性;57.35%调查对象表示知晓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标准或指南,其中97.52%的调查对象认为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指南或标准是具有指导意义,各层级单位之间知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20, P=0.299);在现实工作中会运用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模型的比例为19.91%,省级单位(27.78%)占比高于市级(14.89%)和县级单位(20.55%)。中国环境相关死亡负担监测系统的知晓率仅为8.06%,92.42%的研究对象认为有必要开展环境相关死亡负担监测。研究对象认为环境相关死亡负担最应监测的环境介质和目标物分别为空气(90.00%)、重金属(83.40%)。目前评估环境相关死亡负担最重要的指标分别为死亡率、病死率和潜在减寿年数。   结论   中国环境相关健康风险评估和死亡负担监测系统面临着知晓率不高、认识不够,尤其是普及率和实际运用度低等问题。仍需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快中国环境相关健康风险评价系统和死亡负担监测系统的建设,保护公众健康。
论著
宁波市O3与气象因素短期暴露对死亡人数的影响及交互作用
张丽, 张晓飞, 石国秀, 吕康, 豆倩, 李永红, 姚孝元, 郑山
2023, 27(5): 522-527.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5.005
摘要(292) HTML (135) PDF(56)
摘要:
  目的   探索O3与气象因素短期暴露对死亡人数的影响及交互作用。  方法   基于宁波市2014―2018年死因、气象及环境监测数据,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 DLNM)分析宁波市O3与气象因素短期暴露对死亡人数的影响及交互作用。  结果   低温、低温湿指数(temperature-humidity index, THI)、低风寒指数(wind chill index, WCI)能够增加全因死亡、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疾病人群的死亡风险;O3短期暴露对全因死亡、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其效应最大值分别出现在累积滞后06、07和06 d,RR值分别为1.008(95% CI: 1.004~1.011)、1.015(95% CI: 1.007~1.022)和1.009 (95% CI: 1.004~1.014);短期O3暴露与高温、高THI、高WCI对全因死亡、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疾病人群死亡风险具有协同增强作用,且该效应在≥65岁人群中最为显著。  结论   宁波市O3与气象因素短期暴露对死亡人数存在一定的影响,且存在交互作用,其中≥65岁人群可能为潜在高危人群。
大气颗粒物对成年居民患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及植被覆盖的效应修饰研究
褚一凡, 施恒远, 刘超, 刘成榕, 董意麟, 张珮瑶, 贾贤杰, 吴学森, 高怀荃
2023, 27(5): 528-533.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5.006
摘要(252) HTML (148) PDF(35)
摘要:
  目的  评估城市大气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PM)对成年居民患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的影响及植被覆盖的效应修饰研究。  方法  2015年在蚌埠市抽取4 000名成年居民,使用问卷调查和居民体检获得基本信息。通过卫星反演技术,获得参与者家庭所在1 km缓冲区的大气PM浓度,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PM与患CVD的关联。通过分层分析,探讨年龄、性别、BMI和植被覆盖对这种关联的潜在作用。  结果  最终纳入3 190名对象,其中CVD患者1 080例。亚微米颗粒物(submicrometer particles, PM1)、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 PM2.5)、可吸入颗粒物(inhalable particles, PM10)不同组之间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 0.05)。植被覆盖指标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 EVI)、土壤调整植被指数(soil adjusted vegetation index, SAVI)不同组之间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差异(均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显示:调整协变量后,PM2.5高浓度组患病风险为低浓度组的1.352倍(OR=1.352, 95% CI: 1.078~1.696)。PM1、PM10与CVD的调整模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分层分析显示:PM2.5与植被覆盖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在植被覆盖处于较低水平时,PM2.5与CVD患病风险的关联更强。  结论  PM污染越严重,CVD患病风险可能越高。植被覆盖可能缓解了PM污染与CVD之间的关联。
多环芳烃暴露与饮酒影响非吸烟人群心理健康状况的交互作用
谭黎娜, 刘绍慧, 经嘉俊, 胡秋华, 彭阳, 张丽娥, 马小莉, 黄海峰, 邹云锋, 王明军
2023, 27(5): 534-539.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5.007
摘要(277) HTML (196) PDF(39)
摘要:
  目的  探讨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暴露与饮酒影响非吸烟人群心理健康的独立与交互作用。  方法  本研究对513名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广西)某大型企业非主动吸烟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心理健康评估。使用一般心理健康问卷量表评估研究对象心理健康状况;尿中羟基多环芳烃(hydroxy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OH-PAHs)水平作为PAHs的内暴露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和广义线性模型分析PAHs与饮酒的独立和交互作用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结果  本组研究对象年龄为(39.60±6.60)岁,44.2%的职工饮酒,饮酒者多为未婚、男性、有二手烟暴露(均有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总体研究对象尿液1-羟基萘(1-hydroxynaphthalene, 1-OHNAP)和总羟基萘(total hydroxynaphthalene, ∑OHNAPs)浓度增加会引起人群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发生风险增高(OR=1.23, 95% CI:1.01~1.49;OR=1.10,95% CI:1.00~1.21;均有P < 0.05)。交互分析结果显示,与不饮酒组及低水平尿OH-PAHs相比,尿中1-OHNAP、2-羟基萘(2-hydroxynaphthalene, 2-OHNAP)、∑OHNAPs和总羟基多环芳烃(total hydroxy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OHPAHs)浓度与饮酒的交互作用增加中老年人发生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风险(OR=3.91, 95% CI: 1.01~15.11; OR=3.69, 95% CI: 1.05~12.98; OR=1.96, 95% CI: 1.01~3.80; OR=1.73, 95% CI: 1.06~2.93;均有Pint<0.05)。  结论  PAHs暴露是非吸烟人群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危险因素,并且饮酒会增加PAHs对非吸烟中老年人不良心理健康状况的发生风险。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与高血糖关联的横断面研究
朱玉, 李昊伟, 周志豪, 曹承松, 解少煜, 曹洪娟, 张俊青, 周瑜, 李修德, 黄永, 张庄, 杨万水
2023, 27(5): 540-545.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5.008
摘要(384) HTML (220) PDF(62)
摘要:
  目的   构建低碳水化合物饮食(low-carbohydrate diet, LCD)依从性得分并评估其与高血糖间的关联。  方法   在安徽省六安市进行以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调查,根据三大宏量营养素及其亚型的供能比构建膳食总LCD得分、植物性LCD及动物性LCD膳食得分。FPG≥6.1 mmol/L定义为高血糖。采用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计算OR值及其95%CI  结果   本次研究最终纳入2 574例研究对象,高血糖者232例,占9.01%。与总LCD依从性得分最低三分位数研究对象相比,最高三分位数研究对象患高血糖的风险更低(OR=0.69,95% CI:0.49~0.99)。植物性LCD(OR=0.61,95% CI: 0.43~0.87)和动物性LCD(OR=0.68,95% CI:0.47~0.98)依从性得分与高血糖的罹患风险呈负相关。替代分析提示:利用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 SFA)替代等能量(占总热能的5%)的碳水化合物与降低高血糖风险相关(OR=0.50,95% CI:0.28~0.90),但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 MUFA)替代碳水化合物与增加高血糖风险相关(OR=1.69,95% CI:1.06~2.68)。  结论   总LCD、植物性LCD、动物性LCD饮食与更低的患高血糖的风险相关。在膳食结构中适当减少碳水化合物,同时增加饱和脂肪的摄入与较低的高血糖患病风险有关。
云南省农村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现状和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影响因素
李潇, 申静蓉, 刘颖楠, 崔文龙, 左春梅, 何莲菊, 蔡乐
2023, 27(5): 546-550.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5.009
摘要(295) HTML (159) PDF(42)
摘要:
  目的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SEM)分析云南省农村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在云南农村地区抽取4 833名≥60岁的老年人,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糖尿病老年人患病的影响因素采用SEM进行分析。  结果  云南农村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0.2%,其中男性为203人,占9.2%,女性为291人,占11.0%。SEM的分析结果显示,体型(包括肥胖和中心性肥胖)和缺乏体力活动对糖尿病患病起到直接和间接作用,其路径系数分别为0.134和0.041;高血压和糖尿病家族史对糖尿病患病起到直接作用,其路径系数分别为0.054和0.097;性别、吸烟、居住模式和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 SES)对糖尿病患病起到间接作用,其路径系数分别为0.045、0.005、-0.007和-0.049。  结论  体型、缺乏体力活动、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和吸烟是糖尿病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加强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对SES低的老年人的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有效。
血清总胆红素与糖尿病肾病因果关系分析
夏淼, 王敏珍, 赵增毅, 邢玉微, 赵维丽, 杨洪燕, 刘赞朝
2023, 27(5): 551-556.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5.010
摘要(338) HTML (206) PDF(37)
摘要:
  目的  采用断点回归设计(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design, RDD)探讨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因果关系。  方法  以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就诊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DN患病现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讨DN影响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得出DN个体患病概率值,以TBIL为分组变量,DN风险概率为结局变量,进行RDD分析。  结果  4 173例糖尿病患者中,DN 507例,检出率12.15%。在DN风险预测模型中,预测因素为高脂血症、吸烟、饮酒、饮食控制、运动情况、降糖药物使用、糖尿病病程、尿素氮、SBP、TBIL。DN风险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为0.758(95% CI:0.736~0.779)。TBIL是DN的保护因素(OR=0.967,95% CI: 0.948~0.987);当TBIL=8 μmol/L时,DN风险下降5.02%(P=0.004)。  结论  TBIL是DN的保护因素;当TBIL=8 μmol/L时,患DN风险降低。
甘肃省84 724例脑梗死病例共病情况及组合模式
何永梅, 陈思璇, 姚进文, 高歆, 陈永聪
2023, 27(5): 557-561.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5.011
摘要(296) HTML (153) PDF(25)
摘要:
  目的  分析甘肃省脑梗死病例慢性病的共病情况和组合模式,为脑梗死共病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纳入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甘肃省14个市州公立医院脑梗死出院病例84 724例,对其基本人口学特征及共病史进行描述性分析,用UpSet集合图分析共病组合模式。  结果  84 724例脑梗死病例中,男性占54.06%,病例年龄为(67.65±10.83)岁,60~ < 80岁病例最多,占65.51%;80.23%的脑梗死病例存在共病,共患1~2种慢性病占59.32%,共患2种以上的病例占20.91%;共病率最高的慢性病是高血压(53.69%);一元共病组合中最常见的是脑梗死+高血压(17.40%),二元共病组合中最常见的是脑梗死+高血压+心脏病(7.04%),三元共病组合中最常见的是脑梗死+高血压+心脏病+慢性肺部疾患(1.77%)。  结论  甘肃省脑梗死病例共病患病率较高,高血压是脑梗死共病风险最高的慢性病,建议卫生部门加强脑梗死共患慢性病的疾病管理。
中年危机评分构建及其与认知、抑郁的关系
尹平, 谢今朝, 廖婧, 顾菁
2023, 27(5): 562-568.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5.012
摘要(553) HTML (323) PDF(56)
摘要:
  目的  初步构建中国人群中年危机的综合测量方法,比较不同年份人群中年危机的差异及其与社会人口特征的关系,并探究中年危机与认知、抑郁的关系。  方法  采用2011年和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urvey, CHARLS)数据,基于文献和专家咨询,从经济、照护、工作、健康、社交5个维度构建中年危机的综合测量(总分10分,分数越高代表中年危机越严重)。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比较了不同年份中年危机的差异和社会人口学影响因素,并探讨了中年危机与认知、抑郁的关系。  结果  共纳入8 554名45~60岁的中年人。校正了社会人口学变量后,与2011年相比,2018年中年危机总分更高。从各维度看,2018年中年人的经济危机与照护危机更大,而工作危机、健康危机和社会关系危机相对较小(均有P < 0.05)。年龄较大者、女性、农村居民的工作危机和健康危机更大,学历水平更高者经济危机更大,消费水平低、家庭规模大的中年人照护危机更重(均有P < 0.05)。中年危机与认知功能呈负相关,与抑郁呈正相关(均有P < 0.05)。  结论  不同时代人群面临的中年危机情况不同,中年危机与认知和抑郁有关,未来应关注中年危机的情况,加强对高危群体的干预。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慢性HBV感染者随访依从性影响因素研究
潘登, 谢今朝, 顾菁, 郝元涛
2023, 27(5): 569-573.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5.013
摘要(336) HTML (156) PDF(44)
摘要:
  目的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health belief model, HBM)初步探索慢性HBV感染者随访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为慢性HBV感染者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  于“十三五”期间对广东省重大传染病示范区的慢性HBV感染者开展问卷调查和现场体检。收集感染者的基本特征、HBM相关变量和随访依从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感染者随访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结果  33.8%的慢性HBV感染者随访依从性差。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提示,HBM相关变量中,障碍认知(OR=1.494, P < 0.001)是依从性差的危险因素,易感性认知(OR=0.796, P < 0.001)、行为线索(OR=0.701, P < 0.001)和自我效能(OR=0.674, P < 0.001)是依从性差的保护因素。将研究对象按照HBV DNA分层,同样发现障碍认知是依从性差的危险因素,行为线索和自我效能是依从性差的保护因素。  结论  易感性认知、障碍认知、行为线索、自我效能均是慢性HBV感染者随访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未来可重点通过降低障碍认知和提高自我效能设计干预措施提高感染者随访依从性。
大理州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特征及其时间序列预测
刘青, 刘露, 张态, 段飞云, 陈晓明
2023, 27(5): 574-580.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5.014
摘要(372) HTML (202) PDF(60)
摘要:
  目的   了解大理白族自治州(简称大理州)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的病原学特征,并利用季节性自回归移动平均(seasonal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SARIMA)模型探索病原体的感染趋势,为该地区HFMD的病原监测和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大理州2013—2021年HFMD的病原学监测结果,采用描述性方法和SARIMA模型分析HFMD的病原学特征和预测病原感染趋势。   结果   2013—2021年大理州共检出HFMD阳性病原2 793份(60.27%),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kievirus A16, CA16)1 157份(41.42%)、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 EV71)669份(23.95%)、其他肠道病毒(enterovirus, EV)967份(34.62%);男女阳性比1.44∶1;1~3岁阳性占比最高(71.07%);秋季阳性率最高(66.87%),且CA16构成比最高(52.89%);2013-2014年及2017年EV71为优势流行株,2015-2016年及2019年CA16为优势流行株,2018年和2021年其他EV为优势流行株;不同县市区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hi$2=220.63, P < 0.001),以洱源县最高(75.92%),南涧县最低(40.87%)。HFMD病原的流行存在季节性,利用SARIMA (1, 1, 0) (0, 1, 1)12能预测各病原体的感染趋势。   结论   大理州HFMD的病原多种共存,以CA16和其他EV为优势病株;重点人群为学龄前儿童;好发于夏秋季;洱源县、宾川县和鹤庆县为高发地区。SARIMA(1, 1, 0)(0, 1, 1)12模型能较为准确地预测HFMD病原体的变化趋势。
青岛市新型毒品滥用男男性行为者HIV自检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黄贵花, 朱丽敏, 宋鑫, 傅泳, 葛琳, 李培龙, 李东民
2023, 27(5): 581-586.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5.015
摘要(299) HTML (153) PDF(44)
摘要:
  目的   分析青岛市新型毒品滥用MSM HIV自检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推动该人群的HIV自检提供参考。   方法   2022年4―7月,由社会组织招募HIV阴性或感染状态未知的新型毒品滥用MSM,采用纸质问卷面对面调查其人口学特征、性行为特征、新型毒品滥用情况及HIV自检情况等信息。采用$\chi$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研究对象HIV自检的相关因素。   结果   共调查569例,最近6个月HIV自检率为67.84%(386/569),其中自检1次者占65.80%(254/386)、自检2次者占32.90%(127/386)、自检3次者占1.30%(5/386)。HIV自检试剂来源中,MSM社会组织免费申领占80.57%(311/386),网络购买占36.01%(139/386),同伴给予占14.25%(55/38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显示:最近6个月在检测点检测HIV 1次者和≥2次者(OR=30.318, 95% CI: 8.181~112.360; OR=5.487, 95% CI:1.663~18.101)、发生无保护肛交行为者(OR=2.437, 95% CI: 1.310~4.533)、发生群交性行为者(OR=1.807, 95% CI: 1.113~2.932)和新型毒品混用者(OR=1.582, 95% CI: 1.004~2.493)最近6个月进行HIV自检的可能性更高。已婚者(OR=0.595, 95% CI: 0.367~0.967)和性角色为被插入方(OR=0.529, 95% CI: 0.311~0.902)最近6个月进行HIV自检的可能性更低。   结论   青岛市新型毒品滥用MSM人群最近6个月HIV自检率较高,但已婚、性角色为被插入方、未在检测点检测HIV及未混用新型毒品的研究对象HIV自检比例较低,应加强对该部分人群HIV自检的宣传力度。
短篇论著
lncRNA MALAT1及GAS5的多态性与肝细胞癌遗传易感性的关联
卫美蓉, 王笑峰, 罗兵
2023, 27(5): 587-592.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5.016
摘要(219) HTML (104) PDF(18)
摘要: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人肺腺癌转移相关的转录本1(metastasis-associated lung adenocarcinoma transcript 1, MALATl)及生长阻滞特异性转录本5(growth arrest specific transcript 5, GAS5)基因多态性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易感性的关联。   方法   收集225例HCC患者的癌组织及2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静脉血标本,提取癌组织及血标本的DNA分别当作本病例对照研究的病例组与对照组。同时利用TaqMan MGB等位基因分型试剂盒对两组病例MALAT1 rs11227209及GAS5 rs55829688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olymorphism, SNP)进行检测,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实验结果。   结果   MALAT1 rs11227209位点基因型频率(CC、CG、GG)在病例组中分布为:46.2%、42.7%、11.1%,在对照组中分布为:50.0%、42.7%、7.3%。分别进行纯合突变基因型CC与显性模型CG+GG基因型组比较,以及纯合野生基因型GG与隐性模型CG+CC基因型组的比较,发现两组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hi$2=0.636, P=0.425; $\chi$2=1.933, P=0.164)。GAS5 rs55829688基因型频率(TT、TC、CC)在病例组中的分布为:45.3%、43.6%、11.1%,在对照组中的分布为:57.7%、38.2%、4.1%。病例组CC基因型人群分布高于对照组(OR=3.459, 95% CI: 1.546~7.738, P=0.003)。病例组C等位基因携带频率也高于对照组(OR=1.624, 95% CI: 1.208~2.184, P=0.001);C等位基因为风险基因,个体携带C等位基因可以增加罹患HCC的风险(OR=1.647, 95% CI: 1.132~2.395, P=0.009)。遗传易感性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患者携带GAS5 rs55829688 CT+TT基因型可降低HCC的发病风险(OR=0.161, 95% CI: 0.045~0.580, P=0.005),且≥50岁人群分组中若携带该位点CT+TT基因型,则HCC发病风险也降低(OR=0.232, 95% CI: 0.074~0.728, P=0.012)。   结论   GAS5 rs55829688位点SNP与HCC的发病风险相关,携带CC基因型个体HCC的发病风险增高。同时年龄及性别和GAS5 rs55829688位点的SNP可能会共同影响HCC的发病风险。而MALAT1 rs11227209位点SNP与HCC发病风险无相关性。
安徽省2016―2019年食源性疾病与气温的关系分析
朱建胜, 孟灿, 徐粒子, 赵云霞, 林超, 苏虹
2023, 27(5): 593-597.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5.017
摘要(224) HTML (82) PDF(55)
摘要:
  目的   分析安徽省食源性疾病与气温的关系,探讨滞后效应及识别易感人群。   方法   收集2016―2019年安徽省各市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以及同期气象数据。采用类Poisson回归的广义线性模型分析各市日均气温和食源性疾病的关系,然后采用Meta分析合并效应值。   结果   研究期间,安徽省共填报348 958例食源性疾病病例,年均发病率0.13%。日均气温与食源性疾病发病呈线性关系,且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单日滞后中,其效应在当天(lag0)最大,效应值为1.009 6(95% CI:1.004 7~1.019 0),即日均气温每增加1 ℃,当日食源性疾病发生风险增加1.009 6倍。到滞后第3天及以后其效应无统计学意义。累积滞后中,lag05对应的RR值最大,为1.019 9(95% CI: 1.012 6~1.027 2)。亚组分析结果显示, < 65岁年龄组较≥65岁年龄组更易受到影响。   结论   气温升高会增加食源性疾病的发病风险,且存在滞后效应,应加强对易感人群的预防。
芜湖市小儿肠套叠流行特征及与气象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褚振杰, 刘洁, 随帮志, 朱庆华, 夏雨, 段光琦
2023, 27(5): 598-604.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5.018
摘要(207) HTML (109) PDF(14)
摘要:
  目的   了解芜湖市近6年来小儿肠套叠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与部分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在增加对肠套叠发病认识的同时可为肠套叠预测模型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4年4月―2019年12月于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小儿肠套叠病例,分析其相关统计学特征和部分临床特征,采用圆形分布法和系统聚类中的Q型聚类分析其季节性,用Poisson回归分析研究肠套叠的发病与纳入的6种气象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共收集肠套叠1 026例,其中原发性肠套叠986例,男女性别比为1.87∶1, < 2岁儿童占52.02%。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或哭闹(69.57%,686/986)、呕吐(62.98%,621/986)、血便(22.41%,221/986)等。结合圆形分布法(Z=7.62,P < 0.001)和聚类分析结果,肠套叠的发病有明显的高峰(5―6月),证明其发病存在季节性。Poisson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每月肠套叠发病数与月日照总量呈正相关(β=0.004,P=0.005),与月平均风速(β=-0.433,P=0.016)、月平均气压(β=-0.064,P < 0.001)、月平均气温(β=-0.066,P < 0.001)呈负相关,与月降水量、月平均相对湿度无明显相关(均有P>0.05)。   结论   在芜湖市,肠套叠的发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并与气候因素相关,好发于日照量足、风速和平均气压较低且气温适中的月份。
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的慢性肾脏病患者抗-HBs阳性影响因素分析
卢晓晓, 姚添, 武媛婷, 曹娜, 王建民, 柳红婷, 冯永亮, 王素萍
2023, 27(5): 605-610.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5.019
摘要(225) HTML (157) PDF(26)
摘要:
  目的   了解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抗-HBs阳性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及因素间的网络关系。   方法   以2019年4-7月在2家医院就诊治疗的623名18~70岁的CKD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病历查阅获得其一般人口学特征、CKD患病情况、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相关信息的资料,检测HBsAg、抗-HBs和抗-HBc,了解CKD患者抗-HBs阳性率,并通过χ 2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和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CKD患者抗-HBs阳性的影响因素及因素间的网络关系。   结果   CKD患者既往乙肝疫苗接种率为14.13%(88/623),抗-HBs阳性率为32.58%(203/623);控制混杂因素后,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显示既往接种过乙肝疫苗和有乙肝家族史者抗-HBs阳性概率高(OR=1.71, 95% CI: 1.07~2.72; OR=2.63, 95% CI: 1.03~6.73);贝叶斯网络模型结果显示既往乙肝疫苗接种、乙肝家族史与抗-HBs直接相关,乙肝家族史、年龄、文化程度通过既往乙肝疫苗接种与抗-HBs间接相关。   结论   CKD患者乙肝疫苗接种情况不佳,抗-HBs阳性率低。要加强CKD患者健康教育,积极进行乙肝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及早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尤其是高龄、低学历和无乙肝家族史者。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江苏省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范建楠, 曲晨, 沈孝兵
2023, 27(5): 611-615.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5.020
摘要(278) HTML (167) PDF(40)
摘要:
  目的   探究江苏省青少年吸烟行为的现况与影响因素,结合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SEM),为控烟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运用多阶段整群抽样(probability proportionate to size sampling, PPS)方法,向青少年发放调查问卷,分析方法采用结构方程模型。   结果   本次研究累计调查青少年6 104人,江苏省初中生青少年吸烟率为2.65%。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显示,男性(OR=1.623)、好友中有人吸烟(OR=7.827)、好友给烟可能会使用(OR=7.219)、喜欢吸烟(OR=3.120)、认为自己未来会吸烟(OR=2.854)、老师吸烟(OR=2.068)、室内二手烟暴露(OR=2.196)、认为戒烟很难(OR=2.010)、二手烟危害认知欠缺(OR=1.738)是青少年吸烟的危险因素,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 0.05)。在SEM中,烟草易感性对吸烟行为体现为直接作用,效果为0.270,吸烟环境对吸烟行为的间接作用为0.236,烟草可及性对吸烟行为的总作用为0.719,其中直接作用为0.580,间接作用为0.139,模型适配度良好。   结论   青少年吸烟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烟草易感性、烟草可及性与吸烟环境,将个体与环境等多方面有机结合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青少年吸烟率。
南京市和扬州市COVID-19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控措施对比分析
王磊, 张雷, 吴洁, 许建国, 王劲松
2023, 27(5): 616-620.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5.021
摘要(382) HTML (157) PDF(55)
摘要:
  目的   分析并比较南京市和扬州市COVID-19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控措施。   方法   收集并整理南京市和扬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发布的COVID-19确诊病例资料,应用SPSS 21.0软件,分析并比较南京市和扬州市COVID-19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控措施。   结果   2021年7月20日-8月26日,南京市共报告COVID-19确诊病例235例,扬州市共报告570例。除性别外,两市确诊病例在年龄(χ 2=65.292, P<0.001)、居住地区(χ 2=696.964, P < 0.001)、发现途径(χ 2=159.880, P<0.001)、暴露方式(χ 2=52.359, P<0.001)和临床分型(χ 2=70.124, P<0.001)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南京市共完成7轮大规模核酸检测,累计检测4 000余万人次,扬州市共完成7轮大规模核酸检测和多轮重点人员核酸检测,累计检测近2 500万人次。   结论   南京市和扬州市COVID-19疫情传播模式及确诊病例人群特征存在差异。扬州市疫情以社区传播为主,相对于南京市的机场传播,传播范围更广,防范难度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