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
  • RCCSE 中国核心期刊(5/114,A+)
  • Scopus收录期刊
  •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
  • WHO 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收录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期刊 (C)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中国)》(JSTChina)收录期刊
  • 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Irichsweb)收录期刊
  •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2019年)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3年  第27卷  第6期

传染病防控理论
基于控制论的传染病动态防控模型
吴剑旗, 汪曦露, 刘军伟, 张江辉, 李川, 朱庆明, 李江源, 苏纪娟, 刘畅
2023, 27(6): 621-626.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6.001
摘要(482) HTML (136) PDF(108)
摘要:
自古以来传染病就是人类生命健康的最大威胁之一,2019年开始在全球肆虐的COVID-19疫情也表明研究传染病传播规律任重道远。将传染病传播看成是一个动态系统,将负反馈机制引入传染病传播模型,揭示了控制措施和科技手段在传染病防控中起到的作用,对积极防控包括COVID-19在内的重大疫情及未来有效防御生物武器具有指导意义。
论著
湖北省社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痴呆患病率及其与多病共患的关联性
周福凯, 谭伟, 刘丹, 程桂荣, 许浪, 廉鹏飞, 杨萌柳, 余亚夫, 张晶晶, 曾燕
2023, 27(6): 627-632.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6.002
摘要(398) HTML (172) PDF(67)
摘要:
  目的  探究社区老年人痴呆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重点分析多病共患与痴呆患病的关联。  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湖北老年记忆队列(注册号:ChiCTR1800019164)的基线调查(2018―2020年)数据,根据统一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8 221名≥65岁老人,他们完成全套神经心理评估和临床体检。根据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脑血管疾病共病状态(多病共患为同时患有两种或以上的慢性病)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无共患病组、共患病组,基于居住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痴呆危险因素。  结果  总人群、城市人群和农村人群的痴呆标化患病率分别为7.06%(95% CI: 6.40%~7.72%)、4.34%(95% CI: 3.81%~4.87%)和11.53%(95% CI: 10.70%~12.35%),其中共患病者的痴呆患病率均高于无共患病者的痴呆患病率。高龄、无配偶、体力活动缺乏及智力活动缺乏是痴呆患病的危险因素,多病共患与痴呆有紧密的联系。共患病组的痴呆患病风险为无共患病组的1.299倍(OR=1.299, 95% CI: 1.079~1.563, P=0.006)。  结论  慢性病共患增加痴呆的患病风险,农村与城市人群差异明显,因此需要针对社区老年人群开展痴呆及多病共患的干预,落实家庭医生制,以降低痴呆患病率。
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植物性饮食与死亡的关系
郑淼, 毛学韫, 朱飞云, 陈如程, 郑卫军
2023, 27(6): 633-638.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6.003
摘要(400) HTML (145) PDF(49)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人植物性饮食与死亡之间的关系。  方法  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和家庭幸福调查(Chinese Longitudinal Healthy Longevity and Happy Family Study, CLHLS-HF)数据,分析15 300份样本在2008―2018年随访调查资料。以植物性饮食指数(plant-based diet index, PDI)、不健康的植物性饮食指数(unhealthy plant-based diet index, UPDI)作为评估植物性饮食情况的指标,分别按五分位数分组,分为Q1、Q2、Q3、Q4、Q5共5组。采取Cox回归分析构建模型,研究PDI、UPDI对于65岁及以上老年人死亡的影响。  结果  调整人口学特征、健康行为和基础疾病混杂因素后,PDI与死亡存在统计学关联(P < 0.001),以Q1为对照组,Q3(HR=0.900, 95% CI: 0.832~0.974)、Q4(HR=0.872, 95% CI: 0.804~0.947)、Q5组(HR=0.779, 95% CI: 0.715~0.850)人群死亡风险分别减少10.00%、12.80%、22.10%,Q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PDI与死亡存在统计学关联(P < 0.001),相较Q1组,Q3(HR=1.182, 95% CI: 1.080~1.294)、Q4(HR=1.206, 95% CI: 1.101~1.321)、Q5组(HR=1.210, 95% CI: 1.104~1.327)人群死亡风险分别增加18.20%、20.60%、21.00%,Q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PDI分数的上升,人群死亡风险呈下降的趋势;随着UPDI分数的上升,人群死亡风险呈上升的趋势(均P趋势 < 0.001)。  结论  基于CLHLS-HF人群可知,减少植物性食物尤其是健康的植物性食物摄入频率会增加老年人死亡的风险。
海南省中老年人肝功能异常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张滔, 林国天, 林柳婷, 赵婵娟, 张帆
2023, 27(6): 639-644.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6.004
摘要(540) HTML (171) PDF(42)
摘要:
  目的  了解海南省中老年人的肝功能异常检出情况,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利用2020年“海南自然人群慢性病前瞻性队列研究”中的基线调查数据,选取海南省35~<75岁的常住居民共5 826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血生化检测中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及γ-谷氨酰转移酶(γ-glutamyltransferase, GGT)描述肝功能异常的检出率及分布特征。采用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肝功能异常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5 826名研究对象中肝功能异常检出率为22.6%(1 318/5 826)。性别、民族、年龄、地理位置、学历、职业、烟酒习惯、患有慢性病、服用药物、居住地及睡眠满意度与肝功能异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显示男性(OR=5.239, 95% CI:4.189~6.552)、黎族(OR=3.510, 95% CI:2.233~5.517)、高龄(OR=1.015, 95% CI:1.006~1.024)、服用药物(OR=1.717, 95% CI:1.284~2.295)、农村居民(OR=1.931, 95% CI:1.570~2.375)、吸烟[偶尔吸烟比不吸烟(OR=1.503, 95% CI:1.210~1.866);经常吸烟比不吸烟(OR=1.606, 95% CI:1.330~1.940)]、饮酒[偶尔饮酒比不饮酒(OR=2.127, 95% CI:1.733~2.611);经常饮酒比不饮酒(OR=3.123, 95% CI:2.493~3.915)]是肝功能异常的主要危险因素。  结论  海南省肝功能异常整体检出率较高,高龄、男性、黎族、服用药物、农村地区、吸烟和饮酒是肝功能异常的主要危险因素,建议加强海南省少数民族地区老年人的健康教育。
贵州省农村老年人睡眠质量与认知功能的关系及抑郁的中介作用
熊燕, 杨敬源, 周全湘, 屈芳, 陈明燕, 杨曦, 杨星
2023, 27(6): 645-649.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6.005
摘要(297) HTML (165) PDF(36)
摘要:
  目的  了解贵州省农村老年人睡眠质量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并分析抑郁状态在其中的中介作用。  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测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 insomnia scale, AIS)和患者健康问卷-2(the 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2, PHQ-2)对1 615名贵州省农村老年人进行调查。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SEM)分析抑郁状态在睡眠质量与认知功能间的中介作用。  结果  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及文化程度的老年人,其认知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睡眠质量与认知功能存在直接关联(β=-0.061, 95% CI: -0.109~-0.015),并存在由抑郁状态介导的间接关联(β=-0.113, 95% CI: -0.203~-0.024),且抑郁状态的相对中介效应(64.94%)大于睡眠质量对认知功能的直接效应(35.06%)。  结论  贵州省农村老年人睡眠质量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抑郁状态可能是它们之间重要的中介因素。
1990―2019年中国2型糖尿病疾病负担分析
周伍明, 崔璇璇, 陆宗庆, 华天凤, 张金, 杨旻
2023, 27(6): 650-654.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6.006
摘要(772) HTML (420) PDF(94)
摘要: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中国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疾病负担。  方法  用2019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分析中国T2DM疾病负担指标。  结果  2019年中国T2DM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 DALY)率、死亡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 YLL)率及伤残寿命损失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 YLD)率分别为262.88/10万、6 328.79/10万、11.84/10万、675.18/10万、234.65/10万及440.52/10万。与1990年相比,2019年中国T2DM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DALY率、YLL率和YLD率分别增高了63.56%、116.09%、118.67%、104.19%、80.32%和119.67%。2019年中国T2DM各项疾病负担指标经年龄标化后,均低于美国和全球相关标化指标。2019年中国男性T2DM疾病负担指标经标化后均高于女性。DALY率从1990年的330.67/10万上升至2019年的675.18/10万,升幅高达104.19%。  结论  中国T2DM各项疾病负担指标经标化后均低于美国和全球,但各项疾病指标无论粗化或标化后都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中国对T2DM的防治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强。
1990―2019年我国肌肉骨骼疾病负担分析
吴惠一, 袁琴, 张洋, 兰亚佳
2023, 27(6): 655-661.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6.007
摘要(1217) HTML (267) PDF(149)
摘要: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我国肌肉骨骼疾病负担变化情况。  方法  基于全球健康数据交换库(Global Health Data Exchange, GHDx), 利用发病率、患病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 DALY)等指标评价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腰痛、颈痛和痛风等肌肉骨骼疾病负担, 利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 AAPC), 分析肌肉骨骼疾病负担变化趋势。  结果  2019年我国肌肉骨骼疾病标化发病率和DALY率分别为3 764.99/10万和1 585.44/10万, 较1990年分别下降17.80%和6.05%。除痛风外, 女性各类肌肉骨骼疾病的标化发病率和DALY率均高于男性。1990-2019年肌肉骨骼疾病标化发病率和DALY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AAPC分别为-0.68%和-0.22%, 其中腰痛下降最明显而痛风呈较明显的上升趋势。骨关节炎、腰痛和痛风可归因于高BMI的疾病负担持续增加, 腰痛可归因于吸烟和职业工效学因素的疾病负担下降, 痛风可归因于肾功能损伤的疾病负担上升。  结论  1990-2019年我国肌肉骨骼疾病负担总体呈下降趋势, 主要是由于腰痛的疾病负担明显下降, 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颈痛和痛风等疾病的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内蒙古地区居民脑出血发病影响因素分析
田梓璇, 韩乐, 闫涛, 苗宇, 郭淑怡, 张楠, 张星光
2023, 27(6): 662-667.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6.008
摘要(179) HTML (96) PDF(18)
摘要:
  目的  通过了解内蒙古地区不同特征居民的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发病情况, 分析ICH发病的影响因素, 为制定内蒙古地区居民ICH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抽取6个城市(盟市)建立队列研究人群, 随访数据取自2015年12月1日-2021年12月31日, 随访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疾病史及治疗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性别、年龄、血压等因素与ICH发病的关联。  结果  共纳入36 367名研究对象, 随访期间首发ICH事件共计385例(1.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 年龄增加(HR>1.000, P < 0.05)、蒙古族(HR=1.768, P < 0.05)和高血压(HR=1.492, P < 0.05)为ICH发病的危险因素; 女性(HR=0.434, P < 0.05)和高教育水平(HR < 1.000, P < 0.05)为ICH发病的保护因素。  结论  在内蒙古地区, 男性、年龄增加、高血压、低教育水平、蒙古族与ICH发病风险相关。
基于潜剖面分析的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类型及对血压的影响
陈平, 巩俐彤, 孙昕霙
2023, 27(6): 668-672.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6.009
摘要(198) HTML (127) PDF(20)
摘要:
  目的  探究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类型、血压控制现状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方法  选取北京市大兴区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和身体检查。采用潜剖面分析探究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类型, 采用一般线性回归探究其与血压水平的关系, 采用χ2检验探究自我管理类型的特征。  结果  共纳入高血压患者1 260名, 其自我管理类型可以分为消极管理(21.98%)、积极生活方式管理(9.68%)、积极药物管理(32.22%)、全面积极管理(36.12%)4类。相比于消极管理型, 全面积极管理的患者SBP水平降低(β=-4.948, t=-2.098, P=0.012)。男性、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的、年龄在35岁及以下的患者更倾向为消极管理型。  结论  根据生活方式管理、药物管理行为的不同, 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类型可以分成4类。全面积极管理的患者SBP水平低于消极管理型, 未来对于高血压患者的管理应注重依需求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中国2011―2020年新报告HIV/AIDS短期内死亡特征及风险因素
金怡晨, 秦倩倩, 蔡畅, 陈方方, 汤后林
2023, 27(6): 673-677.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6.010
摘要(311) HTML (197) PDF(44)
摘要:
  目的  了解中国新报告HIV/AIDS短期内死亡(诊断后一年内的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时间趋势和相关影响因素, 为制定降低HIV/AIDS病死率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方法  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 对2011-2020年新报告的15岁及以上的HIV/AIDS短期内死亡情况进行分析, 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短期内死亡比例随时间变化趋势,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和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讨HIV/AIDS短期内死亡的影响因素。  结果  新报告HIV/AIDS在诊断后一年内死亡的比例为10.68%。2011-2015年新报告HIV/AIDS短期内死亡比例呈快速下降趋势, 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 APC)(%, 95%CI)为-9.95(-11.29~-8.59)。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 男性[OR (95% CI)= 1.60(1.57~1.63)]、年龄≥30岁[30~ < 45岁年龄组: OR (95% CI)=1.89(1.83~1.95);45~ < 60岁年龄组: OR (95% CI)=2.73(2.64~2.81);≥60岁年龄组: OR (95% CI)=4.39(4.25~4.53)]、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OR (95% CI)=1.59(1.55~1.63)]、感染途径为异性性传播[OR (95% CI)=1.81(1.76~1.86)]和注射毒品[OR (95% CI)=1.86(1.77~1.96)]、通过医疗机构[OR (95% CI)=3.33(3.23~3.43)]和自愿咨询检测[OR (95% CI)=2.13(2.06~2.20)]发现、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 < 200个/mm3[OR (95% CI)=4.83(4.75~4.92)]和未在30 d内启动抗病毒治疗[OR (95% CI)=2.69(2.64~2.74)]的感染者短期内死亡风险相对较高。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提示, 相较于非短期内死亡感染者, 诊断后一年内不同时间段死亡的风险因素基本一致。  结论  中国HIV/AIDS诊断后短期内死亡比例较高, 应继续加强扩大检测, 促进早发现、早治疗, 持续巩固HIV防治工作, 降低HIV/AIDS病死率。
应用受访者驱动抽样估计青岛市男男性行为者人群规模
朱丽敏, 黄贵花, 宋鑫, 傅泳, 葛琳, 李培龙, 李东民
2023, 27(6): 678-683.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6.011
摘要(223) HTML (94) PDF(25)
摘要:
  目的  探索受访者驱动抽样(respondent-driven sampling, RDS)在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人群规模估计中的应用经验并估计青岛市MSM人群规模, 为青岛市艾滋病疫情估计和资源分配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RDS于2022年8-10月招募青岛市MSM参与调查, 收集一般人口学特征及社交网络规模信息。采用RDS Analyst 0.72软件评估RDS招募效果, 通过定性访谈了解青岛市MSM人群参与调查的意愿及其对激励措施的态度, 利用连续抽样人群规模估计法估计青岛市MSM人群规模。  结果  共招募671人参与研究, 其中种子10名, 种子所在招募链的人数均>20人, 招募轮次为4~14轮不等。研究对象的年龄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及户籍地构成在第5~10轮达到均衡, 人口学特征的同质性系数均接近1。10名访谈对象均表示无论是否有激励措施都愿意参与此类调查。连续抽样人群规模估计法基于研究对象自我报告的社交网络规模及基于可见度估计的青岛市MSM人数为分别为80 405~93 410人和69 284~80 236人, 占青岛市成年男性人口的比例分别为1.88%~2.19%和1.62%~1.88%。  结论  RDS在MSM人群的招募效果较好, 应用基于RDS的连续抽样人群规模估计法估计的青岛市MSM占当地成年男性人口的比例为1.62%~2.19%。
多基因风险评分与机器学习建模策略下轻度认知障碍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的预后研究
王荣, 陈帅, 赵彩丽, 李梓盟, 崔靖, 王晓聪, 赵春妮, 刘龙
2023, 27(6): 684-690.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6.012
摘要(391) HTML (118) PDF(46)
摘要:
  目的  本研究从全基因组和候选基因组的角度探究多基因风险评分(polygenic risk score, PRS)与机器学习对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预后预测性能, 为MCI发展为AD的第5年预后预测建模提供更有力的方法理论依据。  方法  借助聚类与阈值(clumping and thresholding, C+T)、多基因风险评分-连续收缩(polygenic risk scores-continuous shrinkage, PRS-CS)、随机生存森林(random survival forest, RSF)、生存支持向量机(survival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SVM)4种常用统计方法对MCI发展为AD的第5年生存情况进行预测建模。利用C+T与PRS-CS得到的AD遗传风险得分作为独立的预测因子纳入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RSF与SSVM则从候选基因组角度直接纳入所有与AD有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s)进行统计建模。最后, 采用C指数作为模型预测效果的评价指标。  结果  无论是C+T还是PRS-CS方法, 在全基因组和候选基因组两种情况下的C指数差值均 < 0.01, 而两种方法的C指数差值最大为0.04, 二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机器学习的方法明显好于PRS方法, RSF和SSVM的C指数均能达到0.76, 较C+T、PRS-CS高0.07、0.1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机器学习方法表现优异, 为MCI发展为AD的预后预测提供了更为可行的统计建模方案。
CMTM2甲基化变化与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关联性
许玉秋, 徐宇歌, 郭雪峰, 刘郭宇, 杜元霄, 吕晓, 贝春华
2023, 27(6): 691-697.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6.013
摘要(242) HTML (216) PDF(18)
摘要:
  目的  探讨CMTM2甲基化与其基因表达及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关联性。  方法  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和基因表达谱(Gene Expression Omnibus, GEO)数据库获取CMTM2甲基化及基因表达数据,应用R软件和Perl脚本进行数据整合,对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CMTM2甲基化和基因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并比较不同CMTM2甲基化水平肝癌患者预后的差异。应用Mass ARRAY核酸质谱技术分析DNA甲基化抑制剂处理前后肝癌细胞中CMTM2甲基化水平的变化,体外细胞验证DNA甲基化对CMTM2基因表达的影响。  结果  CMTM2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P=0.007 5),而CMTM2在肝癌组织中甲基化程度高于癌旁组织(P < 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MTM2高甲基化患者的总生存期(HR=1.454 8, 95% CI: 1.022 3~2.070 5,P=0.037)与无病生存期(HR=1.514 8, 95% CI: 1.095 3~2.094 8,P=0.012)均缩短。CMTM2在启动子区域cg07153665位点发生高甲基化,使用DNA甲基化抑制剂处理后,cg07153665位点甲基化水平降低,而CMTM2表达水平上调。  结论  cg07153665甲基化位点通过调控CMTM2的表达影响肝癌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提示cg07153665甲基化位点可能是肝癌患者潜在的预后评估指标及治疗靶点。
基于机器学习煤矿工人肺通气功能障碍风险预测研究
丁宇, 薛生, 陈前炜, 邹元杰, 穆敏, 叶冬青
2023, 27(6): 698-704.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6.014
摘要(229) HTML (191) PDF(22)
摘要:
  目的  研究煤矿工人肺通气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矿工肺通气功能障碍发生的风险预测模型,为尽早识别肺通气功能障碍的高危人群、保护矿工健康状况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日―5月3日在陕北某煤矿参加职业健康体检的679名矿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确定变量,构建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 LR)、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 SVM)和极端梯度提升树(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 XGBoost)模型并根据4种模型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F1评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下面积评估模型的性能。  结果  LR、RF、SVM和XGBoost模型的准确率分别为69.61%、70.59%、72.06%和75.49%。灵敏度分别为61.22%、58.16%、60.20%和64.29%。特异性分别为77.36%、82.08%、83.02%和85.8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1.42%、75.00%、76.62%和80.77%。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8.33%、67.97%、69.29%和72.22%。F1分数为0.66、0.66、0.67和0.72。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0.78、0.78和0.81。XGBoost模型的预测性能优于其他模型,预测精度较高。  结论  运用XGBoost模型预测煤矿工人的肺通气功能障碍风险,为煤矿工人的健康管理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基于Meta分析的中国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张一方, 张海鑫, 张纹菱, 曲翌敏, 江宇, 李晋磊
2023, 27(6): 705-710.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6.015
摘要(342) HTML (249) PDF(58)
摘要:
  目的  构建中国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风险评估模型,并进行模型效果验证。  方法  通过检索既往文献及Meta分析的方法获得中国老年人群MCI发病的影响因素及暴露率,运用Rothman-Keller模型构建中国老年人群MCI风险评估模型。模型验证数据来源于山东省蓬莱市人民医院及荣成市人民医院健康体检中心(2021年11月―2022年6月),共收集2 545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信息用于模型验证。运用Stata 17.0统计软件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灵敏度、特异度验证模型效果。  结果  Meta分析共纳入49篇文献,建立的Rothman-Keller模型纳入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痴呆家族史、受教育程度、吸烟、饮酒、锻炼、独居、失眠、超重/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模型AUC为0.772,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04%和63.95%。  结论  建立的中国老年人群MCI风险评估模型效果较好,其高灵敏度的特点可以用于国内基层社区人群中MCI的识别,有助于及早发现高危人群并采取措施,预防MCI及痴呆的发生和发展。
综述
老年人慢性疼痛与多维度衰弱相关研究进展
戚凯丽, 李洁, 袁叶敏, 张诗敏, 王惜媛, 周妍欣, 张语训, 周成超
2023, 27(6): 711-716.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6.016
摘要(357) HTML (311) PDF(53)
摘要:
衰弱已经从单一强调身体衰弱发展为更为完善的涵盖身体衰弱、认知衰弱以及社会衰弱的多维度概念。慢性疼痛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既往研究发现,慢性疼痛是导致老年人身体衰弱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关于慢性疼痛与认知衰弱、社会衰弱的研究也逐渐增多。本研究系统梳理了老年人慢性疼痛与多维度衰弱的研究进展,总结归纳老年人慢性疼痛和多维度衰弱的评估方法,探究老年人慢性疼痛与多维度衰弱的相关性及其潜在作用机制,以期有助于老年人多维度衰弱早期预防及其干预,有效促进健康老龄化。
短篇论著
不同类型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老年人抑郁的关联
崔珑严, 丁玎, 王明慧, 赫繁荣, 马菁遥, 陈俊峰
2023, 27(6): 717-721.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6.017
摘要(341) HTML (142) PDF(34)
摘要:
  目的  了解中国老年人抑郁及日常生活能力现状,并分析两者的联系。  方法  选取2018年7月10日—9月13日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运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索日常生活能力对老年人抑郁的影响。  结果  中国老年人抑郁检出率为43.82%;基本日常生活自理能力(basic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BADL)受损率为8.78%;工具性日常生活自理能力(instrumental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IADL)受损率为25.82%。BADL(OR=1.621, 95% CI: 1.304~2.016, P < 0.001)、IADL(OR=1.520, 95% CI: 1.321~1.748, P < 0.001)受损老年人抑郁可能性较高。IADL受损对不同地域老年人抑郁皆有影响,而BADL受损对中部地域老年人抑郁作用不明显。  结论  日常生活能力受损老年人抑郁的可能性较高。建议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失能老年人的照护体系,配置相应的养老资源时注重地域差异。
新疆伊犁地区60岁以上农村居民膳食炎症与衰弱的关系
赵辉, 符文慧, 迪丽胡玛尔·艾力, 罗涛, 乔婷婷, 张国珍, 戴江红
2023, 27(6): 722-725.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6.018
摘要(200) HTML (90) PDF(29)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疆伊犁地区60岁以上农村居民膳食炎症与衰弱的关系。  方法  2019年1―5月新疆伊犁地区霍城县招募的1 682名60岁以上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通过能量调整膳食炎症指数(energy-density dietary inflammatory index, EDII)和衰弱指数(frailty index, FI)评价其膳食炎症及衰弱状况,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膳食炎症与衰弱的关系。  结果  衰弱前期及衰弱患病率分别为50.65%和8.98%,男性、维吾尔族、文化程度低、家庭年均收入低、单身及体力活动少人群衰弱及衰弱前期患病率较高。EDII与衰弱和衰弱前期均相关,调整性别、民族、家庭年均收入、婚姻状况及体力活动后,随着EDII评分增大衰弱前期和衰弱患病风险有上升趋势(均P趋势 < 0.05),EDII按三分位数分组的T2、T3组衰弱前期和衰弱患病风险分别是T1组的1.37倍(95% CI: 1.04~1.82, P=0.027)和2.18倍(95% CI: 1.26~3.76, P=0.005)、1.32倍(95% CI: 1.02~1.72, P=0.036)和2.17倍(95% CI: 1.28~3.68, P=0.004)。  结论  膳食炎症与衰弱前期及衰弱相关,膳食可能通过炎症效应参与衰弱的发生发展。
1990―2019年中国甲状腺癌死亡趋势分析
姚承志, 徐杰茹, 张敏, 段朝晖, 赵湘铃, 熊文婧, 让蔚清
2023, 27(6): 726-732.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6.019
摘要(537) HTML (179) PDF(51)
摘要: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我国不同性别甲状腺癌死亡趋势,探讨性别趋势差异原因及高危人群。  方法  收集并整理全球健康数据交换库中1990―2019年我国5~<95岁不同性别甲状腺癌的死亡数据。运用年龄-时期-队列(age-period-cohort, APC)模型分析年龄、时期、出生队列对甲状腺癌死亡率变化的影响。  结果  1990―2013年男性甲状腺癌标化死亡率持续上升,在2013年达到最大值后逐渐下降。女性甲状腺癌年龄标化死亡率呈持续下降趋势。APC模型结果显示:男性与女性的净漂移值分别为1.38%、-2.94%。我国不同性别甲状腺癌的死亡风险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男性“J”字形上升趋势更为明显;男性甲状腺癌的死亡风险随着时期和出生队列推移而增大,女性则相反。  结论  男性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呈先上升后逐渐下降趋势,女性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呈持续下降的趋势。越早出生的高龄女性甲状腺癌死亡风险越高,越晚出生的高龄男性死亡风险越高。
2004-2018年中国大陆地区伤寒副伤寒发病变化趋势的流行特征
李荣秀, 梁玉婷, 杨楠, 苏永健, 陈茜露, 李海, 董柏青
2023, 27(6): 733-740.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6.020
摘要(384) HTML (217) PDF(58)
摘要:
  目的  探索2004-2018年中国大陆地区伤寒副伤寒发病的流行特征,为做好伤寒副伤寒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2004-2018年伤寒副伤寒病例数和死亡数收集于中国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的共享数据以及国家统计局的人口学资料。利用Excel 2019软件创建伤寒副伤寒发病数据库。使用Joinpoint 4.9.0.0软件进行的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估计2004-2018年全国各个年龄组、各个省份及不同分区年伤寒副伤寒发病率的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分析伤寒副伤寒发病的变化趋势特征。  结果  2004年1月-2018年12月全国总共报告伤寒副伤寒18 19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358 6/10万),病死率为0.326 1/1 000。2004-2018年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均P<0.05),其中2008-2018年伤寒副伤寒发病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of changes,APC)(APC:-24.96%,P<0.001)较2004-2008年(APC:-4.10%,P=0.003)的下降速度呈放缓态势,21个省份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均P<0.05)和10个省份呈平稳趋势,七大分区发病率均呈下降变化趋势,西南地区年平均发病率下降幅度最大,华南地区的下降幅度最小。伤寒副伤寒在40岁以下高发,发病率最高的为0~<10岁组(1.906/10万)。伤寒副伤寒年平均病死率在≥80岁年龄组最高(1.363 6/1 000),30岁以上者的病死率随年龄增加呈现较迅速的上升变化。  结论  2004-2018年全国伤寒副伤寒年报告发病率趋势均呈平稳下降状态,各省份仍有不同程度的流行与散发,发病率的降幅不同。0~<10岁组发病率高,≥80岁组病死率高。伤寒副伤寒的预防控制仍应高度重视。
2021学年泽普县初中入学新生结核病感染情况分析
杨圣元, 阿米娜·阿皮孜, 孙小娟, 唐利红, 何懿, 阿力木江·阿不力米提, 阿不都莫明江·米吉提, 阿布都克尤木·依斯拉木
2023, 27(6): 741-744.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3.06.021
摘要(257) HTML (95) PDF(29)
摘要:
  目的  了解泽普县初中入学新生结核病感染现状,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2021学年泽普县初中入学新生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 TST)判断新生结核病感染情况,并对感染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2021学年泽普县初中入学新生共4 358人参与感染检测,发现入学新生结核病感染率为1.86%。不同学校的新生结核病感染率(χ2=78.754,P<0.001)和不同地区的新生结核感染率(χ2=14.527,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的新生结核感染率(χ2=0.573,P=0.449)和是否住宿的新生结核感染率(χ2=2.306,P=0.12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泽普县初中入学新生结核感染率较低,学校应该在卫生部门指导下开展形式多样的防治结核病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新生的自我防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