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
  • RCCSE 中国核心期刊(5/114,A+)
  • Scopus收录期刊
  •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
  • WHO 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收录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期刊 (C)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中国)》(JSTChina)收录期刊
  • 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Irichsweb)收录期刊
  •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2019年)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4年  第28卷  第4期

显示方式:
论著
基于贝叶斯方法与季节性动力学模型的中国肺结核发病数预测与防控措施评估
李佩吉, 王雅怡, 戴萌萌, 刘颖博
2024, 28(4): 373-380.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4.001
摘要(444) HTML (164) PDF(121)
摘要:
  目的   考虑肺结核发病的季节周期性,构建动力学模型,拟合并预测中国肺结核月发病数,为相关部门优化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首先,基于季节性分解(seasonal-trend decomposition using loess, STL)模型和易感者-接种者-早期潜伏者-晚期潜伏者-感染者-治疗者(susceptible-vaccinated-early latent-late latent-infected-treated, SVELIT)模型,建立STL-SVELIT动力学模型。然后,利用2017―2021年的中国肺结核月发病数拟合模型,通过贝叶斯框架对参数进行估计,并计算模型的基本再生数(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 R0)。最后,预测中国肺结核发病的流行趋势。在措施评估方面,基于R0的敏感性分析来模拟肺结核的防控措施。具体来说,通过降低疾病传播系数β、早期和晚期潜伏人群向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进展速率θ1θ2以及出现症状的比例p3,评价不同肺结核防控措施效果。   结果   基于2017―2021年肺结核月发病数、利用STL-SVELIT模型STL-SVELIT模型拟合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 MAPE)=4.30%,预测2022年1月―2023年5月肺结核月发病数时MAPE=6.57%,具有良好的拟合效果和预测精度。估计R0=2.076,表明肺结核在中国仍然流行。模拟结果显示,参数β降低75.00%时,预测2035年中国肺结核发病率为29.1/10万;参数θ1θ2同时降低75.00%时,预测2035年中国肺结核发病率为25.4/10万;参数βθ1θ2p3同时降低75.00%时,预测2035年中国肺结核发病率为11.1/10万。   结论   降低疾病传播系数和潜伏期进展速率对控制肺结核疫情有效,但需要综合多种措施才能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到2035年的控制目标(发病率低于10.0/10万)。
2015―2022年甘肃省传染病流行特点及趋势
康小娟, 王晓辉, 丁中航
2024, 28(4): 381-388.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4.002
摘要(336) HTML (86) PDF(74)
摘要:
  目的   分析2015―2022年甘肃省传染病发病死亡数据,了解甘肃省传染病流行特点及趋势,确定甘肃省防控重点。   方法   利用Excel 2021软件、JPR 4.9.10软件计算传染病发病顺位、死亡顺位、病死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 APC)、年平均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 AAPC)。通过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传染病发病及死亡变化趋势。   结果   2015―2022年甘肃省传染病发病670 992例,死亡1 127例,发病率为324.12/10万,死亡率为0.54/10万。发病顺位前5的疾病分别为其他感染性腹泻、肺结核、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死亡顺位前2的疾病分别为艾滋病和肺结核。2019―2022年传染病发病和2017―2022年传染病死亡呈下降趋势,APC(95% CI)分别为-16.0%(-25.4%~-5.3%)和-9.1%(-13.7%~-1.2%),其余时间段发病、死亡趋势变化不明显。肺结核、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等10种疾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肺结核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艾滋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这些传染病中病死率最高的为鼠疫和狂犬病。   结论   甘肃省传染病防控重点为其他感染性腹泻、肺结核、乙肝、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同时还应重点关注死亡风险高的艾滋病与鼠疫和发病率上升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布鲁氏菌病。
2010―2019年甘肃省学生人群发热伴出疹性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趋势
苟发香, 杨筱婷, 张晓曙, 徐蝶, 郑芸鹤, 成瑶, 王龙, 刘新凤
2024, 28(4): 389-392.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4.003
摘要(196) HTML (63) PDF(42)
摘要:
  目的   分析2010―2019年甘肃省6~22岁学生人群发热伴出疹性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的长期趋势,为发热伴出疹症候群监测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2010―2019年甘肃省6~22岁学生人群发热伴出疹性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的长期趋势,并利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与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估计总体及不同疾病、传播途径与病原体的趋势。   结果   2010―2019年甘肃省6~22岁学生人群猩红热、布鲁氏菌病(布病)与HIV/AIDS报告发病率在研究期间APC(95% CI)分别以[14.76%(3.66%~27.05%),P=0.008]、[24.88%(7.86%~44.60%),P=0.003]与[12.08%(1.73%~30.11%),P=0.030]上升;人畜共患病和细菌性传染病的报告发病率AAPC分别以33.80%和15.09%攀升(均P<0.001)。   结论   甘肃省学生人群猩红热、布病及HIV/AIDS报告发病率在2010―2019年呈上升趋势,未来应加强对人畜共患病及细菌性传染病相关的发热伴出疹症候群监测。
丙类管理和疫苗接种策略下南京市水痘流行特征
马涛, 丁松宁, 陈聪, 严子康, 汪君君, 王恒学, 胡洋, 顾润晖, 丁洁, 刘慧慧
2024, 28(4): 393-401.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4.004
摘要(302) HTML (112) PDF(40)
摘要:
  目的   了解实施丙类管理和疫苗接种策略后,南京市水痘流行特征变化,初步分析防控措施效果,为改进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13―2022年南京市水痘报告病例数据,利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报告发病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利用R 4.2.0软件分析时间、人群和空间分布特征,探测空间聚集区域,比较水痘纳入丙类管理(2017―2018年)和疫苗接种后(2019―2022年)流行特征变化。   结果   共报告水痘病例87 53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02.20/10万。2018年达到峰值228.64/10万(19 057例),后持续下降至2022年的98.32/10万(9 262例),下降了57.00%。2013―2018年、2018―2022年APC分别为71.47%(95% CI:41.96%~107.10%)、-15.36%(95% CI:-35.20%~10.54%),2013―2022年AAPC为25.29%(95% CI:11.03%~41.37%)。2019―2022年病例年龄中位数[10(5,19)岁]高于2017―2018年[7(5,15)岁](P<0.001); < 15岁各年龄组发病率下降比例为57.46%~90.46%,年龄组发病高峰被削平。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占比由84.53%逐年下降至75.26%,其中幼托儿童由32.51%下降至28.85%,散居儿童由11.13%下降至5.55%。主城区报告发病率低于周边地区,采取疫苗接种策略后,一级聚集区由建邺、江北、雨花台、江宁区,转换为高淳区(均P<0.001)。   结论   水痘纳入丙类管理提高了南京市水痘监测质量,通过实施扩大免疫接种策略,报告发病水平显著下降,人群和空间分布特征发生变化。
北京市医务人员猴痘认知及接诊意愿的影响因素
张烨, 王炳懿, 孟晗, 韩柏慧, 吴钶, 姜晓红, 付雷雯, 张伟杰, 李倩, 许志远, 杨媛, 王佳琦, 齐啸, 邹华春
2024, 28(4): 402-408.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4.005
摘要(226) HTML (78) PDF(31)
摘要:
  目的   旨在了解北京市医务人员对猴痘的认知水平及对猴痘患者的接诊意愿,分析其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在2023年7月24日―8月2日,采用方便抽样法对北京市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对猴痘的认知、接诊猴痘患者的意愿。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影响医务人员猴痘认知水平和接诊意愿的因素。   结果   共回收2 148份有效问卷,被调查者平均年龄(36.76±9.08)岁。83.10%的医务人员在本次调查之前了解过猴痘,82.45%的医务人员愿意接诊猴痘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为41~<51岁(OR=1.98, 95% CI:1.27~3.07)、三级医疗机构工作(OR=1.53, 95% CI:1.13~2.07)、医师(OR=1.80, 95% CI:1.32~2.45)、中级职称(OR=1.37, 95% CI:1.05~1.79)对猴痘的认知水平较高,妇科、儿科等其他科室的(OR=0.73, 95% CI:0.57~0.94)医务人员认知水平较低(均P<0.05);女性(OR=0.70, 95% CI:0.51~0.96)、中级(OR=0.62, 95% CI:0.45~0.87)、高级职称(OR=0.55, 95% CI:0.31~0.95)及对猴痘认知水平高的医务人员(OR=0.76, 95% CI:0.61~0.97)对猴痘患者的接诊意愿较低,其他科室医务人员接诊意愿高于(OR=1.51, 95% CI:1.08~2.15)重点科室(均P<0.05)。   结论   北京市医务人员对猴痘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有部分医务人员不愿接诊猴痘患者。需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培训及心理干预,避免医务人员感染,消除接诊顾虑,提高接诊意愿。
台州市新确诊及既往HIV感染者贫血患病情况差异研究
李畅, 汪剡灵, 王婷婷, 谢亚莉, 林海江, 陈潇潇, 何纳
2024, 28(4): 409-416.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4.006
摘要(180) HTML (61) PDF(22)
摘要:
  目的  通过比较台州市新确诊及既往HIV感染者影响因素差异,为进一步完善HIV感染者贫血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纳入浙江省台州市开展的台州HIV与衰老队列研究中2 756例HIV感染者,包括620名新确诊感染者及2 136名既往感染者。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并比较新确诊及既往HIV感染者贫血患病及影响因素。  结果  在接受调查的2 756例HIV感染者中,贫血患病率为18.7%(516/2 756)。其中新确诊的HIV感染者有620人,贫血患病率为23.6%(146/620)。既往感染者有2 136人,贫血患病率为17.3%(370/2 13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新确诊感染者还是既往感染者,性别及CD4+T淋巴细胞(CD4细胞)均为贫血患病影响因素(P<0.05)。除此之外,新确诊感染者中的影响因素还有过瘦(OR=2.88, 95% CI: 1.56~5.33, P=0.001)、超重或肥胖(OR=0.47, 95% CI: 0.28~0.81, P=0.006)、结核病史(OR=11.16, 95% CI: 1.55~80.27, P=0.017)、轻度肾功能不全(OR=1.87, 95% CI: 1.07~3.25, P=0.027);既往感染者中的影响因素:年龄45~59岁(OR=2.05, 95% CI: 1.30~3.24, P=0.002)、年龄≥60岁(OR=3.48, 95% CI: 2.08~5.83, P<0.001)、受教育水平为高中及以上(OR=0.62, 95% CI: 0.44~0.90, P=0.010)、患糖尿病(OR=1.60, 95% CI: 1.04~2.47, P=0.034)、患高胆固醇血症(OR=0.73, 95% CI: 0.55~0.96, P=0.023)。  结论  台州市HIV感染者贫血患病率相对于国内同期HIV感染者人群较低。除性别、CD4+T淋巴细胞细胞计数水平外,新确诊感染者与既往感染者贫血患病影响因素不同。因此,在贫血防治与筛查工作中应高度重视HIV感染者贫血的精准干预。
国内在校大学生性健康知识、态度、行为性别差异及性行为影响因素
王思雅, 吴昊天, 张海涛, 牛孝欣, 古丽乃斯·克买勒别克, 潘璐彤, 王昕奕, 秦文哲, 胡芳芳, 李蕾, 杨海峰, 徐凌忠, 李印龙
2024, 28(4): 417-423.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4.007
摘要(360) HTML (103) PDF(67)
摘要:
  目的  了解我国在校大学生性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全社会开展性教育提供参考依据,以提高大学生性健康水平。  方法  于2022年8—11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在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大学中抽取24 816名在校大学生,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开展线上网络调查,利用SPSS 26.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在校大学生性健康现状进行分析。  结果  性知识方面,男、女生避孕方法知晓率分别为90.4%、8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性态度方面,“婚前性行为”“开放或同居”“一夜情或约炮”男生接受度分别为42.1%、45.5%、12.2%,女生接受度分别为20.4%、20.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性行为方面,民族、性取向、性知识知晓情况及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女生发生性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少数民族女生相比,汉族女生发生性行为是其1.817倍(95% CI: 1.513~2.181);与异性恋女生相比,非异性恋女生发生性行为是其2.163倍(95% CI: 1.749~2.675);与不知晓避孕方法的女生相比,知晓的女生发生性行为是其19.898倍(95% CI: 12.093~32.738);与非独生子女的女生相比,是独生子女的女生发生性行为是其2.945倍(95% CI: 2.412~3.595)。  结论  大学生在性健康知识、态度、行为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建议高校等教育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充分利用互联网、课堂等平台开展相关的科普教育,加强性健康教育的通识教育。
大气污染短期暴露与胎盘早剥关联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刘涵, 王童, 詹宇, 郭瑛, 凌曦, 杨桓, 陈卿, 周文正, 曹佳
2024, 28(4): 424-430.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4.008
摘要(222) HTML (70) PDF(32)
摘要:
  目的  探索大气污染短期暴露与胎盘早剥发病风险的关联。  方法  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以重庆市大型出生队列2018年7月31日—2022年7月31日新发798例胎盘早剥孕妇作为病例组,按照年龄、孕周、孕次、产次和分娩日期的匹配因素以1∶4的比例匹配,匹配未发生胎盘早剥的对照组3 192例。通过机器学习算法估算研究期间6种空气污染物(PM10、PM2.5、NO2、CO、O3和SO2)及气象因素数据集,并与每位研究对象居住地址的经纬度匹配。构建基于条件logistic回归的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探索大气污染物短期暴露与胎盘早剥的暴露-反应关系,控制环境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大气压力和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以及孕妇年龄、孕周、孕次、产次、分娩季节、是否经历疫情、家庭住址的影响。  结果  单污染物模型结果显示,累积暴露4~7 d内,NO2与胎盘早剥发病风险升高存在显著关联,NO2每四分位数间距增加对应的OR值及95% CI为1.38(95% CI: 1.11~1.73, P<0.001)~1.54(95% CI: 1.18~2.02, P<0.001)。总体剂量-反应关系曲线显示,随着NO2浓度升高,胎盘早剥发病风险增加,暴露-反应曲线近似呈线性,其他污染物短期暴露与胎盘早剥风险的关联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NO2短期暴露与胎盘早剥急性发病风险升高存在关联,可能是胎盘早剥的影响因素,未来有必要对此进一步开展研究加以验证。
2016—2022年石家庄市农田土壤镉污染变化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武瑞婷, 陈凤格, 范尉尉, 张荣, 牛玉杰
2024, 28(4): 431-437.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4.009
摘要(185) HTML (65) PDF(20)
摘要:
  目的  了解石家庄市2016—2022年农田土壤镉污染情况,评估对人群健康的潜在风险,评价《河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三年行动”)的实施对镉污染的改善效果。  方法  选择石家庄6个项目县,每个县每年采集20份样本,并统一于每年7—8月在各县监测点处采样,采用标准限值对土壤中镉进行评价,同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其进行评估。  结果  共采集农田土壤840份,其中在2016年和2017年镉含量均值较大,主要集中在正定县和赞皇县;在“三年行动”后石家庄市平均镉污染水平总体有所降低。其中正定县、赞皇县、栾城区、藁城区和鹿泉区在实施后镉含量降低,无极县在“三年行动”后镉含量上升。  结论  石家庄市农田土壤中镉污染水平在“三年行动”后下降,表明该项目实施对降低土壤镉风险有一定效果,但仍需加强对土壤中镉污染的调查与监测,从而对潜在风险及时作出应对政策。
福建省道路交通伤害死亡趋势模型构建
王登炜, 黄少芬, 尹艳榕, 陈铁晖, 钟文玲
2024, 28(4): 438-442.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4.010
摘要(265) HTML (70) PDF(19)
摘要:
  目的  分析2014—2021年福建省道路交通伤害死亡情况,探索适用的趋势预测模型。  方法  采用季节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seasonal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SARIMA)、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SVR)、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网络拟合2014年1月—2021年6月福建省道路交通伤害死亡率数据,对2021年7—12月死亡率进行预测,并与实际值验证比较,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  结果  2014—2021年福建省道路交通伤害年报告率呈下降趋势(AAPC=-6.29%,P<0.001)。模型比较LSTM网络预测准确度最好,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 MAE)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 MAPE)分别为0.070 5、0.061 2、8.72%。  结论  福建省道路交通伤害死亡总体呈下降趋势,LSTM网络可用于道路交通伤害死亡率的短期预测。
2015—2021年石家庄市0~14岁儿童伤害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
陈琪薇, 马新颜, 张青剑, 段宇帆
2024, 28(4): 443-450.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4.011
摘要(200) HTML (62) PDF(36)
摘要:
  目的  了解石家庄市2015—2021年0~14岁儿童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儿童伤害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15—2021年石家庄市因伤害在监测医院就诊的0~14岁儿童伤害病例信息并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和伤害变化趋势分析。  结果  2015—2021年共诊治0~14岁儿童22 302例,男女性别比为1.89∶1.00。除0~<1岁年龄组,男童病例数均多于女童。儿童伤害主要以跌倒/坠落(59.77%)、地点为家中(47.58%)、休闲活动(59.67%)、非故意伤害(96.92%)为主;伤害发生时间以9月最多(10.60%),2月最少(4.81%)。受伤部位以头部(40.25%)、上肢(22.76%)、下肢(19.07%)为主,挫伤/擦伤最多见(42.75%),损伤程度以轻度(89.13%)为主,结局以处理后离院为主(94.12%)。Joinpoint回归分析显示,2015—2021年1~<4岁儿童伤害病例构成比呈下降趋势,7~<11岁儿童和11~14岁儿童呈上升趋势,动物伤和中毒伤害病例构成比呈下降趋势,伤害发生在体育运动场所的构成比呈上升趋势,伤害发生在步行时的构成比呈下降趋势,年度变化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不同性别、年龄的儿童伤害流行病学特征不全相同,伤害的变化趋势不同,应针对性采取预防干预措施。
京冀两地一般人群饮酒模式特征及其生命质量得分差异
曹锐, 朱燕波, 梁晓敏, 任家驹
2024, 28(4): 451-457.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4.012
摘要(180) HTML (55) PDF(16)
摘要:
  目的  了解京冀两地人群的饮酒模式现状,探究不同饮酒模式的特征及其生命质量的得分差异。  方法  选取“正常人群不同体质中医脉诊生理参数系统调查”数据库中符合条件的数据,依据日均纯酒精摄入量划分饮酒模式,通过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medical outcomes study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 SF-36)获得生命质量得分,采用最小二乘回归分析不同饮酒模式的生命质量得分差异。  结果  纳入样本1 994例,其中男性654例,女性1 340例;年龄为31.7(22.0,37.0)岁。不饮酒模式、前饮酒模式、适度饮酒模式、中度饮酒模式、重度饮酒模式分别有1 375人、74人、368人、90人、87人。5种饮酒模式比较,性别、年龄、婚姻情况、学历、主观经济状况、家庭人均实际收入、家庭成员、BMI、家族史、合并慢性病、饮茶情况、吸烟情况、睡眠习惯、劳逸情况、运动习惯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控制混杂变量的结果显示,5种饮酒模式的SF-36总分、心理领域以及下属的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维度得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差异性检验与最小临床重要差值共同表明,不饮酒模式的生命质量最好,重度饮酒模式次之,其次是中度、适度饮酒模式,前饮酒模式最差,尤其在心理领域及其下属维度。  结论  相较于不饮酒模式,前饮酒模式生命质量最差,重度饮酒模式得分虽高,但考虑到其他健康结局,建议人群减少饮酒或保持不饮酒,以获得较大的健康效益。
山西省老年人运动步数与向心性肥胖的关系
陆康康, 尹梓鑫, 张培芳, 李建涛
2024, 28(4): 458-462.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4.013
摘要(163) HTML (46) PDF(22)
摘要:
  目的  了解山西省老年人向心性肥胖现状,其运动步数与向心性肥胖的关系。  方法  于2022年对山西省常住居民开展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抽取4 710名常住老年居民(≥60岁)作为调查对象,使用χ2检验分析向心性肥胖的影响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运动步数与向心性肥胖之间的关系。  结果  老年人的肥胖率和向心性肥胖率分别为17.7%和41.3%,每日运动步数是向心性肥胖的影响因素(P=0.004)。通过对不同年龄组的分析,在排除混杂因素影响后,以运动步数≤3 000步组作为对照,60~<70岁年龄组中,3 000~<6 000步组、6 000~<10 000步组和≥10 000步组老年人的向心性肥胖患病率分别降低了32.7%、43.8%和33.9%(OR=0.673, 95% CI: 0.545~0.832, P<0.001; OR=0.562, 95% CI: 0.449~0.703, P<0.001; OR=0.661, 95% CI: 0.497~0.878, P=0.004)。70~<80岁年龄组中,≥10 000步组老年人向心性肥胖患病率降低了44.6%(OR=0.554, 95% CI: 0.343~0.895, P<0.001),其他组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运动步数对降低不同年龄阶段老年人向心性肥胖率的影响各不相同,应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鼓励低龄老年人(60~<70岁)每天保持6 000~<10 000步的运动量,中龄(70~<80岁)和高龄(≥80岁)老年人应该在自身身体状况能够承受运动的强度和频率下合理控制运动步数,以提高自身的身体健康水平并预防向心性肥胖。
综述
新发腹泻病毒及其人群感染情况的研究进展
范顺昌, 由芳菲, 张敏怡, 陈清
2024, 28(4): 463-467.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4.014
摘要(218) HTML (45) PDF(34)
摘要:
感染性腹泻是指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腹泻,了解致腹泻病原体对于防治工作十分重要。已知多种病毒可导致腹泻,如人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但近年研究发现博卡病毒、嵴病毒等可能是新发的腹泻病毒,但对于这些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尚未系统阐明。本文围绕7种新发腹泻病毒及其在人群中的感染情况作简要概述。
我国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风险影响因素及其防制对策
张鸽, 朱晓俊, 张鹏, 孟诗迪
2024, 28(4): 468-472.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4.015
摘要(270) HTML (58) PDF(19)
摘要:
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有2亿人,但对职业伤害风险的影响因素和防制措施缺乏系统分析。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风险总体较低,但也有部分人群伤害风险较高,主要与行业风险、个人特征、职业脆弱性和雇主特点有关。个体经营者职业伤害主要影响因素是行业风险、自雇类型、体力劳动强度、工作时间弹性等;非全日制劳动者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个人安全健康知识、群体效应、雇主重视程度、性别、年龄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交通事故、长时间工作、工作压力等。我国在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防制方面已取得一些经验和成效,但也面临不少挑战。建议增强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防制紧迫感、加强基础研究和安全健康促进、健全法治体系和配套政策。
短篇论著
基于移动流行区间法和综合指数法构建广州市手足口病流行分级预警阈值
张婷瑜, 张晓, 李俊熹, 汪慧, 罗雷, 秦鹏哲, 袁俊
2024, 28(4): 473-478.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4.016
摘要(273) HTML (79) PDF(49)
摘要:
  目的  结合移动流行区间法(moving epidemic method, MEM)和综合指数法构建广州市手足口病流行分级预警阈值,为手足口病防控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15―2021年广州市手足口病发病率及聚集性疫情监测数据,通过绘制周平均发病率流行曲线对手足口病双流行高峰进行拆分。选择2015―2019年及2021年春夏流行季的周发病率及聚集性疫情数监测资料,运用MEM和综合指数法建立流行分级预警模型,估计2022年春夏流行季手足口病的流行阈值及分级强度阈值,并运用交叉验证法对模型的预警效果进行验证。  结果  2022年广州市手足口病第10~37周春夏流行季的流行开始阈值为0.78,流行结束阈值为0.60,中等、高等及极高强度阈值分别为1.85、2.72及3.22。模型最优参数值为2.50,合计灵敏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分别为94.15%、92.67%及0.87,拟合效果较好。  结论  MEM和综合指数法的结合可以实现更客观、全面的手足口病流行分级预警。
济南市2013―2019年大气臭氧暴露对居民超额应急呼叫的风险评估
常会云, 王丽珩, 黄珂, 李明君, 崔亮亮
2024, 28(4): 479-485.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4.017
摘要(131) HTML (39) PDF(16)
摘要:
  目的  探讨济南市2013―2019年臭氧(Ozone, O3)暴露对居民超额应急呼叫风险的影响。  方法  收集济南市2013―2019年每日的居民应急呼叫事件信息,以及同期每日的空气污染物(O3、PM2.5、PM10、NO2、SO2、CO)浓度和气象因素(日均温度、日均相对湿度和日均风速)资料,采用病例交叉设计方法确定暴露-反应系数,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对呼吸、循环和神经系统疾病进行分层分析,同时比较冬春季和夏秋季O3暴露造成的超额应急呼叫风险是否具有差异。  结果  2013―2019年济南市共发生应急呼叫事件653 473件,平均每日应急呼叫总量为250人次。通过总应急呼叫的影响效应分析和超额风险评估发现,O3浓度每升高10 μg/m3,居民总应急呼叫的风险增加0.375%(95% CI:0.288%~0.461%),造成的超额应急呼叫总量为7 226人次。疾病分层分析发现,研究期间O3暴露仅对增加神经系统疾病应急呼叫的超额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影响效应估计值为0.471%(95% CI:0.250%~0.692%),进而造成的超额应急呼叫量为1 371人次。另外,O3暴露造成的超额应急呼叫量有季节差异,表现为夏秋季>冬春季。  结论  济南市O3暴露增加居民的超额应急呼叫风险,且夏秋季O3暴露造成的超额应急呼叫风险高于冬春季,特别是神经系统疾病受其影响更为显著。
山西省东南部地区机构养老人群高钾血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
段培芬, 原建慧, 韩艳波, 翟艳丽, 冯向先
2024, 28(4): 486-489.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4.018
摘要(174) HTML (67) PDF(28)
摘要:
  目的  了解山西省东南部地区机构养老人群高钾血症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7年9―11月选取山西省东南部地区16家养老机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外周血进行实验室检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高钾血症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523人,平均年龄为(66.20±8.61)岁;平均血钾浓度为(4.50±0.45)mmol/L,高钾血症(血钾>5.0 mmol/L)患病率为13.95%(95% CI: 11.02%~16.93%)。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随着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的降低,高钾血症发生风险升高(χ2 =8.189, P=0.017),与eGFR>90 mL/(min·1.73m2)相比,60~90 mL/(min·1.73m2)与 < 60 mL/(min·1.73m2)高钾血症发生风险分别为4.11倍(OR=4.11, 95% CI:1.06~16.01, P=0.042)和6.04倍(OR=6.04, 95% CI:1.64~22.17, P=0.007)。  结论  山西省东南部地区机构养老人群中高钾血症患病率较高,eGFR低水平为高钾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校正弱工具变量偏倚的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比较及其应用
杨博然, 彭刘庆, 高雪, 王菊平, 王彤
2024, 28(4): 490-496.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4.019
摘要(319) HTML (285) PDF(34)
摘要:
  目的  探究无工具变量可用或需评估弱工具变量偏倚对结果的影响时,为选择合适的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two-sample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TwoSampleMR)方法提供建议。  方法  分别在无多效性、均衡多效性、正向多效性模拟情形下,变换工具变量强度考察弱工具变量对修正权重的逆方差加权模型(inverse variance weighting with modified weights, MW-IVW)、稳健校正轮廓评分(robust adjusted profile score, RAPS)孟德尔随机化方法和基于混合正态分布的孟德尔随机化模型(MR mixture model, MR-Mix)3种方法的影响。正向多效性和弱工具变量同时存在时,模拟不同个数工具变量对MR-Mix的影响。MR-Mix为主分析方法,其余2方法作为敏感性分析,探究BMI、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HDL)、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LDL)、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以及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与血清尿酸之间的因果关联。  结果  无多效性和均衡多效性情形下,MW-IVW表现最佳,MR-Mix表现最差。正向多效性情况下,MR-Mix表现最好,MW-IVW表现最差。BMI(β=0.280, P=0.003)和TG(β=0.370, P < 0.001)是血清尿酸升高的危险因素,HDL(β=-0.250, P=0.002)是血清尿酸的保护因素。  结论  在无多效性和均衡多效性情形下,MW-IVW有更好的统计学性能;但当正向多效性存在时,MR-Mix有更好的稳健性。BMI和TG为血清尿酸升高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