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
  • RCCSE 中国核心期刊(5/114,A+)
  • Scopus收录期刊
  •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
  • WHO 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收录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期刊 (C)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中国)》(JSTChina)收录期刊
  • 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Irichsweb)收录期刊
  •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2019年)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4年  第28卷  第6期

显示方式:
专家共识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感染防控专家共识
胡立芬, 龚磊, 李春辉, 殷俊, 叶英, 郜玉峰, 杨帆, 李军, 瞿婷婷, 程君, 尹华发, 许夕海, 伍婷, 崔宁, 王刚, 黄小平, 徐峰, 徐静, 杨江华, 饶建国, 朱立雨, 刘贞君, 吴家兵, 刘玮, 李家斌
2024, 28(6): 621-628.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6.001
摘要(673) HTML (161) PDF(154)
摘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SFTS)是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使患者感染大别班达病毒(Dabie bandavirus, DBV)的新发传染病。2009年首次在我国中部地区发热伴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患者的血清中分离到该病原体,现在亚洲多个国家流行,重症患者死亡率高。近10年来,国内外关于DBV因人际传播而引发SFTS聚集性的疫情事件时有发生。尤其重症患者容易引起人际传播事件发生,在其抢救和治疗过程中因防护不规范易发生院内感染而导致医护人员感染病毒。因此,迫切需要制定防控DBV人际传播的合理措施,控制疫情蔓延,对临床SFTS重症患者的管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临床价值。为了更好地规范DBV人际传播防控策略,研究邀请了该领域的知名专家进行深入讨论,在SFTS的流行概况、患者的血液和体液接触传播、病毒气溶胶传播、患者的污染物及遗体处理等关键防控措施方面达成了共识。
论著
2010—2022年广东省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及时空聚集性分析
韩啸宇, 谭小华, 罗傲, 杨宇威, 张萌
2024, 28(6): 629-635.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6.002
摘要(261) HTML (81) PDF(72)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2010—2022年广东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流行特征和时空聚集性,为探索HFRS高危地区和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HFRS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运用Joinpoint 4.6.0.0软件对HFRS报告病例数据进行趋势分析,运用GeoDa 1.16软件开展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使用SaTScan 10.1软件进行时空扫描,通过计算对数似然比(log-likelihood ratio, LLR)分析HFRS时空聚集性。  结果  2010—2022年广东省累计报告HFRS病例4 322例,年均发病率为0.31/10万,利用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来评价整体趋势性变化,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AAPC=-8.4%, 95% CI:-12.6%~-3.9%)。3—4月为HFRS高发月份(RR=1.61, LLR=82.78, P=0.001)。珠三角地区、男性、30~69岁人群发病率最高。职业以家务及待业(973例,占22.51%)、商业服务(726例,占16.80%)、工人(645例,占14.92%)和农民(638例,占14.76%)居多。HFRS发病存在空间聚集性,“高-高”聚集区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地区的广州市和佛山市。时空扫描分析结果显示,1个一类聚集区位于广州市、佛山市的9个县(区),发生在2013年2—3月;2个二类聚集区主要涉及珠三角地区的7个地级市和粤西地区的阳江市的25个县(区),发生在2015年1—2月和2017年5—6月。每年的聚集区均出现在珠三角地区,不同年份涉及的地级市和县(区)有所不同,主要集中在广州市、佛山市,主要发生在冬春季,少数年份在夏季初。  结论  2010—2022年广东省HFRS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发病存在季节性和空间聚集性,冬春季为高发季节,珠三角地区为高发区域,中老年为主要高发人群。
云南省2005—2022年百日咳流行特征与发病趋势分析
郭卉, 卢冉, 戚艳波, 李真晖, 张怡雯, 林燕
2024, 28(6): 636-640.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6.003
摘要(260) HTML (83) PDF(50)
摘要:
  目的  分析云南省2005—2022年百日咳流行特征与发病趋势。  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对云南省2005—2022年百日咳疫情报告和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使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百日咳的分布特征,对地区间发病率进行聚类分析。使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发病率时间变化趋势。  结果  2005—2022年,云南省累计报告百日咳病例2 115例,年均发病率为0.253 4/10万。病例以0~<5岁组儿童为主(79.95%),0~<1岁组儿童年均发病率最高(11.440 4/10万),2018年后有成年病例报告。各月均有病例报告,二季度与三季度发病率较高,分别为0.073 8/10万和0.073 3/10万。云南省2005—2022年年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 AAPC)为9.93%。2005—2014年呈下降趋势,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 APC)为-11.82%,2015—2022年呈快速上升趋势,APC为50.62%。高流行地区为云南省玉溪市,上升较大地区为玉溪市、昭通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结论  云南省2005—2022年百日咳年均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2015年后快速上升。二、三季度为百日咳高发季节, 0~<5岁儿童为百日咳高发人群,各地区间发病率和增长趋势存在差异。建议提升诊断和监测能力,加强云南省重点地区、季节和人群的疫情防控。
2014—2022年云南省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张荣兵, 田荣, 何继波, 陈莉华
2024, 28(6): 641-645.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6.004
摘要(208) HTML (71) PDF(25)
摘要:
  目的  了解云南省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流行特征,为云南省菌痢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收集2014—2022年云南省报告的所有菌痢病例, 运用Excel 2019软件作图分析人群特征,采用ArcGIS 10.3软件绘制疫情地区分布图,对各地区发病率与气候特征的相关性进行Spearman相关性检验,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4—2022年云南省菌痢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  2014—2022年,云南省共计报告菌痢病例30 309例,年均发病率为7.03/10万。高发区域呈从西北部至东南部的带状分布,城区发病率为7.36/10万,以学生和儿童为主;郊区发病率为6.93/10万,以农民为主。人群分布中男女比例为0.99∶1.00;以农民和散居儿童较多(72.33%);年龄以0~<10岁最多(40.82%)。发病高峰期为5—7月(37.61%)。病原菌以福氏志贺菌、宋内志贺菌为主。  结论  云南省菌痢以散发为主,应因地制宜、针对重点人群采取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同时加强重点场所的管理,防止疫情暴发。
安徽省2013—2022年戊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王阿鑫, 肖永康, 毕念念, 龚磊, 吴家兵
2024, 28(6): 646-650.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6.005
摘要(173) HTML (54) PDF(31)
摘要:
  目的  分析安徽省2013—2022年戊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E, HE)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HE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系统收集2013—2022年安徽省HE病例报告信息,描述性分析HE病例的流行特征,并采用Joinpoint回归分析HE报告发病率的时间变化趋势。  结果  2013—2022年安徽省共报告HE病例15 46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52/10万。经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2013—2022年HE年均报告发病率呈现2个阶段波动,以2020年为拐点,在2013—2020年呈下降趋势,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 APC)为-6.86%(P=0.005),2020—2022年呈上升趋势,APC为18.33%(P=0.183)。在病例三间分布上,1—4月共报告病例6 663例,占比最高(43.08%);安徽省16个市均有病例报告,年平均报告发病率居前3位的地区分别为蚌埠市(6.70/10万)、淮南市(6.28/10万)和宿州市(4.75/10万),地区间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 792.45,P<0.001);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2.53∶1.00;病例以中老年人为主(60.7%),年龄集中在45~<70岁;职业以农民为主,占61.05%。  结论  安徽省2013—2022年HE年均报告发病率呈整体下降趋势,2020—2022年有所回升,HE整体防控工作仍不容忽视。应围绕中老年人、农民等重点人群积极开展HE科普宣传,在高发季节加强HE的健康干预和防治工作。
2018—2022年青岛市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分析
李金儒, 高钰, 张婧菲, 卢学昭, 贾静
2024, 28(6): 651-656.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6.006
摘要(176) HTML (72) PDF(51)
摘要:
  目的  分析青岛市2018—2022年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样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学特征,总结青岛市流感的流行规律,为流感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8—2022年青岛市流感流行特征进行分析,采用Excel 2019软件和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结果  2018—2022年青岛市共报告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 ILI)292 912例,门急诊病例3 427 961例,年均ILI占比为8.54%。不同年度ILI%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 565.926, P<0.001)。ILI中0~<5岁年龄组占比最高(49.22%),15~<25岁年龄组占比最低(5.80%)。流感流行有季节性,发病高峰期主要在冬春季,2021年后出现夏季波动。2018—2022年共对11 437份样本进行核酸检测,其中1 206份样本结果为阳性,阳性检出率为10.54%。其中,5~<15岁年龄组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13.73%),不同年龄组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99, P<0.001)。青岛市流感流行毒株主要为季节性H3N2(简称季节性H3)、新甲型H1N1(简称新甲H1)和乙型流感病毒Victoria系(简称Victoria),每年优势株存在差异。  结论  根据青岛市流感流行状况,在冬春季流感流行季前做好监测预警等防控措施,同时还需加强青岛市夏季流感的监测,及时调整流感防控策略。
四川省3.6万成年居民健康生活方式遵循情况
查雨欣, 邓颖, 何君, 左明良, 李希, 崔建兰, 张岩, 许巍, 何予晋, 秦小雲, 王卓
2024, 28(6): 657-663.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6.007
摘要(171) HTML (46) PDF(19)
摘要:
  目的  了解四川省成年居民4种健康生活方式的遵循情况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其对全因死亡的潜在健康益处,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健康促进策略。  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四川省8个县(区),调查参与2015年9月―2019年11月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的成年居民的4种健康生活方式情况,包括不吸烟、不饮酒或适量饮酒、充足的身体活动、健康饮食。采用多变量回归模型对个人特征与遵循4种健康生活方式的关系进行分析,利用Cox回归模型对全因死亡风险比(hazard ratio, HR)及其95% CI进行估计。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36 066名35~<75岁常住居民,调查对象中不吸烟者占74.6%、不饮酒或适量饮酒者占96.2%、有充足身体活动者占29.2%、遵循健康饮食者占6.2%,仅有2.7%的调查对象遵循上述所有的4种健康生活方式。女性、老年人、非农民、城市居民、高收入或高学历人群、有心血管病史的对象更有可能遵循所有4种健康生活方式(均P<0.001)。在随访2.4年后发现,坚持≥3种健康生活方式、坚持充足身体活动和不吸烟的人群有更低的全因死亡率风险[调整年龄和性别后,HR=0.47(95% CI: 0.22~0.96), HR=0.63 (95% CI: 0.52~0.75), HR=0.79 (95% CI: 0.64~0.98)]。  结论  四川省成年居民对充足身体活动和健康饮食的遵循情况不理想,应作为健康促进的重点方向,并针对不同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以取得更好的防控效果。
基于基因组学数据的缺血性脑卒中免疫分子标志物的鉴定
张文婧, 徐雅琪, 黄一铭, 王凤琳, 王爱民, 王清华, 石福艳
2024, 28(6): 664-671.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6.008
摘要(215) HTML (104) PDF(17)
摘要:
  目的  基于基因组学数据,探索缺血性脑卒中免疫相关分子标志物,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和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取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 GEO)中GSE16561和GSE58294两个数据,对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免疫分子标志物进行分析和探索。基于免疫学数据库和分析网站(the immun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ortal, ImmPort)数据库,获取免疫相关的基因,分析其在缺血性脑卒中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差异表达,鉴定差异表达免疫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immune genes, DEIGs),并利用蛋白质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鉴定免疫相关的关键基因。基于DEIGs进行通路富集分析,发现缺血性脑卒中可能富集的分子信号通路。最后,基于CIBERSORT算法评估22种免疫细胞的浸润丰度,并计算其在缺血性脑卒中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差异,以此推断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的免疫细胞。  结果  差异分析结果表明37个DEIGs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包含缺血性脑卒中样本上调基因31个,下调基因6个。通路分析结果表明鉴定的DEIGs主要富集于免疫相关分子通路上。PPI的分析结果显示,TLR4、TLR2、MMP-9、CCR7、STAT3、TNFSF13BS100A12、CD19、CAMPSLC11A1是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的关键免疫基因。CIBERSORT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样本相比较,缺血性脑卒中样本免疫回应细胞的富集水平较低(均P<0.05),而免疫抑制细胞的水平较高(均P < 0.05)。  结论  研究基于转录组表达数据鉴定了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的免疫基因、免疫信号通路和免疫细胞,从3个分子水平上揭示了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的免疫分子标志物,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防控和治疗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市社区居民静坐时间与全因死亡风险关系的队列研究
张妍, 段春梅, 金亚清, 龚刚, 赵琦, 赵根明, 彭谦, 于宏杰
2024, 28(6): 672-677.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6.009
摘要(192) HTML (70) PDF(24)
摘要:
  目的  探索上海市嘉定区20~74岁社区居民静坐时间与全因死亡风险的关系,为静坐行为指导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基于上海市高峰人群队列在嘉定区的项目点数据,排除静坐时间缺失的个体后,最终纳入10 038人。个体的静坐时间通过基线调查问卷获得,个体的死亡信息通过链接死亡监测系统和主动的定向监测获取。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死亡风险。  结果  2017年7月1日―2022年12月31日,研究对象平均随访(5.4±0.4)年(共观察53 985.7人年),随访期间发生205例死亡事件。静坐时间0~<4 h/d、4~<6 h/d、6~<8 h/d、≥8 h/d组的死亡率分别为1.8%(89/5 040)、2.0%(54/2 654)、2.8%(26/945)、2.6%(36/1 399)。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4组的全因死亡风险随着随访时间增加而上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chi^2$=6.230,P=0.1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调整混杂后,与静坐时间0~<4 h/d组相比,6~<8 h/d、≥8 h/d组的全因死亡发生风险均增加(HR6~<8 h/d组=1.602, 95% CI:1.007~2.548, P=0.047; HR≥8 h/d组=1.670, 95% CI:1.100~2.538, P=0.016)。  结论  静坐时间是全因死亡发生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每天静坐时间≥6 h后死亡风险增加。未来仍需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个性化的干预措施,避免长时间静坐。
相邻日间温度变化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
王影, 胡皖琴, 孙浩翔, 杨吉丹, 康芮含, 胡华青
2024, 28(6): 678-684.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6.010
摘要(157) HTML (67) PDF(17)
摘要:
  目的  评估相邻日间温度变化(temperature changes between neighboring days, TCN)对缺血性脑卒中门诊就诊风险的影响。  方法  利用合肥市一所大型三甲医院缺血性脑卒中门诊就诊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结合泊松广义线性回归模型分析TCN与缺血性脑卒中门诊就诊人次之间的关系,对相关环境因素进行校正,并对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人群进行了分层分析。  结果  合肥市2014—2018年共有32 5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中男性占57.2%,≥65岁的人群占49.7%,平均每日就诊人数为17.8人次。暴露-反应关系曲线显示TCN与缺血性脑卒中门诊就诊量相关。以TCN无变化(0)为参考,极端负TCN(P5,-3.9 ℃)的相对风险在累计滞后7 d达到最大(RR=1.796, 95% CI:1.150~2.805),而极端正TCN(P95,3.0 ℃)的相对风险在累计滞后6 d达到最大(RR=0.686, 95% CI:0.499~0.945)。亚组分析显示,男性和≥65岁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更易受负TCN的影响。  结论  合肥市TCN与缺血性脑卒中呈非线性关系; 负TCN增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门诊就诊风险,当气温骤降时注意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正TCN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门诊就诊风险,当气温升高时需要注意防暑降温,避免高温引起的其他健康问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住院患者出院状态预测研究
李少凡, 李莉芳, 何航帜, 张垚烨, 原一玮, 赵卉, 张岩波
2024, 28(6): 685-690.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6.011
摘要(149) HTML (52) PDF(14)
摘要:
  目的  为解决肺功能检测不易获取、测量误差大等问题,结合出院状态和住院的时间,构建机器学习预后预测模型,实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患者预后的精准预测。  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2020年5月因AECOPD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科住院的患者3 035例。结局变量为中位住院时长内是否好转出院。通过构建5种机器学习模型[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 LR)、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Catboost(categorical boosting)、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 MLP)]建立预测模型,比较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等评价指标,选出最优模型。最后使用最优模型进行决策曲线分析,验证其临床实用性。  结果  RF相较于其他机器学习模型的综合预测性能最佳,AUC为0.780、准确率为69.69%、精确率为64.50%、召回率为75.18%、F1分数为69.44%、布里尔分数为18.77%,校准曲线基本与对角线一致,决策曲线分析有较好的临床收益。  结论  基于RF的预测模型可以在无法获得肺功能检测相关指标的情况下实现对AECOPD患者预后的准确预测,为临床医生在评估与治疗决策中提供一定的支持。
TRPV1对肝细胞性肝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预测
韦丽铃, 刘美良, 李德远, 杨钰, 肖苏洋, 黎婵华, 吴思黔, 宋安华, 曾小云
2024, 28(6): 691-701.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6.012
摘要(234) HTML (89) PDF(15)
摘要:
  目的  明确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醛亚家族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 TRPV1)在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探讨其对HC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方法  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基因型组织表达(genotype-tissue expression, GTEx)及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 GEO)验证TRPV1在HCC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通过CCK-8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TRPV1对HC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细胞周期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 WB)检测细胞周期调节蛋白激酶4(cyclin-dependent kinase 4, CDK4)、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6(cyclin-dependent kinase 6, CDK6)的表达,裸鼠皮下成瘤实验检测肿瘤增殖能力。最后,构建TRPV1共表达网络并进行富集分析。  结果  TCGA、GTEx和GEO数据库中,TRPV1在HCC组织中表达水平均下调(均P<0.001),且与患者总生存时间更短有关(P=0.032),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下面积为0.91。过表达TRPV1可抑制H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阻滞细胞周期进展,CDK4和CDK6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均P < 0.05),敲低TRPV1则相反(均P < 0.05)。稳定过表达TRPV1后裸鼠皮下瘤体体积减小(P=0.015),质量减轻(P=0.033),Ki-67蛋白阳性表达水平下调(P=0.010)。TRPV1共表达基因主要参与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 RNA)剪接、细胞周期蛋白结合、细胞增殖等过程。  结论  TRPV1抑制了HC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并阻滞细胞周期的进程,在HCC中发挥抑癌作用,为HCC预后分析、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山西省女性宫颈癌防治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贺鹭, 秦梦霞, 李思甜, 李文爱, 蔡雨彤, 曹熙, 武大宏
2024, 28(6): 702-709.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6.013
摘要(153) HTML (75) PDF(27)
摘要:
  目的  了解山西省女性宫颈癌防治知信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女性参与宫颈癌筛查并重视农村女性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山西省3 460名女性进行问卷调查,运用$\chi^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讨山西省女性宫颈癌防治知信行的影响因素。  结果  山西省女性宫颈癌知识知晓率为51.3%;防治态度积极率为75.9%;宫颈癌筛查率42.6%;今后愿意接受宫颈癌筛查人数占比92.4%。年龄(OR=0.737, 95% CI: 0.681~0.799, P < 0.001)、文化程度(OR=1.321, 95% CI: 1.219~1.431, P < 0.001)、职业[以公职人员为对照,其他组OR分别为1.166(95% CI: 0.953~1.429, P=0.136)、2.690(95% CI: 2.143~3.377, P < 0.001)、3.114(95% CI: 2.323~4.174, P < 0.001)、1.444(95% CI: 1.051~1.984, P=0.023)]、家庭人均年收入(OR=1.103, 95% CI: 1.051~1.158, P < 0.001)是女性宫颈癌防治知识的影响因素; 年龄(OR=0.719, 95% CI: 0.660~0.785, P < 0.001)、文化程度(OR=1.206, 95% CI: 1.108~1.313, P < 0.001)、职业[以公职人员为对照,其他组OR分别为1.202(95% CI: 0.956~1.512, P=0.116)、1.621(95% CI: 1.241~2.118, P < 0.001)、1.389(95% CI: 0.984~1.962, P=0.062)、1.327(95% CI: 0.958~1.840, P=0.089)]、家庭人均年收入(OR=1.085, 95% CI: 1.029~1.145, P=0.003)、吸烟(OR=0.666, 95% CI: 0.490~0.907, P=0.010)是女性宫颈癌防治态度的影响因素; 年龄(OR=1.161, 95% CI: 1.051~1.284, P=0.003)、户籍(OR=1.474, 95% CI: 1.230~1.767, P < 0.001)、职业[以公职人员为对照,其他组OR分别为1.019(95% CI: 0.832~1.248, P=0.854)、1.840(95% CI: 1.427~2.372, P < 0.001)、0.758(95% CI: 0.477~1.206, P=0.243)、0.626(95% CI: 0.463~0.845, P=0.002)]、婚姻状态[以未婚为对照,其他组OR分别为8.306(95% CI: 6.164~11.194, P < 0.001)、10.480(95% CI: 6.031~18.212, P < 0.001)]、家庭人均年收入(OR=1.114, 95% CI: 1.058~1.174, P < 0.001)、女性疾病患病情况(OR=1.322, 95% CI: 1.142~1.530, P < 0.001)、早餐(OR=1.423, 95% CI: 1.178~1.720, P < 0.001)、体育锻炼(OR=1.192, 95% CI: 1.061~1.340, P=0.003)、人工流产情况(OR=1.237, 95% CI: 1.119~1.367, P < 0.001)是宫颈癌筛查行为的影响因素; 年龄(OR=0.760, 95% CI: 0.683~0.845, P < 0.001)、家庭人均年收入(OR=1.133, 95% CI: 1.050~1.223, P=0.001)、早餐(OR=1.390, 95% CI: 1.074~1.800, P=0.012)、吸烟(OR=0.441, 95% CI: 0.309~0.630, P < 0.001)是宫颈癌筛查意愿的影响因素。  结论  山西省女性对宫颈癌防治知识知晓率和筛查行为表现较差,防治态度有待提高,筛查意愿较高,宫颈癌筛查率城乡差距较大,相关部门需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女性参与宫颈癌筛查并重视农村女性的健康教育工作。
后疫情时代居民焦虑、抑郁和失眠现状及疫情相关影响因素
刘小畅, 程桂荣, 李春利, 曾燕
2024, 28(6): 709-714.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6.014
摘要(221) HTML (76) PDF(25)
摘要:
  目的  探究后疫情时代居民焦虑、抑郁和失眠等心理问题的现状及疫情相关因素对心理问题的影响。  方法  于2023年1―4月,通过在线横断面调查,对焦虑、抑郁和失眠进行标准化测量以及与不良心理健康结果相关的风险因素进行调查; 心理评估量表通过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χ2检验的方法比较各组焦虑、抑郁和失眠的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用于探究后疫情时代相关因素与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评分的相关性,线性回归模型确定后疫情时代相关因素与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的定量关系。  结果  研究共纳入35 213名≥16岁的居民,患焦虑症共8 464人(24.0%),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 GAD-7)评分为(6.30±5.06)分,患抑郁症共12 216人(34.7%),抑郁症筛查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 PHQ-9)评分为(7.98±6.12)分,患失眠症共12 416人(35.3%),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评分为(8.75±3.94)分。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得分均与疫情感染指数(infection index, INI)呈负相关(β=-0.083, -0.042, -0.069, 均P<0.001),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得分均与疫情影响指数(impact index, IMI)和疫情忧虑指数(concern index, COI)呈正相关(β=0.401, 0.365, 0.207, 均P<0.001)。  结论  后疫情时代,居民焦虑、抑郁及失眠症状检出率较高,从改善疫情导致的生活、社交不便和担忧出发,帮助人们以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的长期影响。
我国中小学生智力水平分布特点
王志芳, 张倩, 杨媞媞, 徐培培, 甘倩, 曹薇, 王宏亮, 罗瑞鹤, 潘慧, 孙文鑫, 付一萌, 杨振宇, 赵文华, 许娟
2024, 28(6): 714-720.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6.015
摘要(220) HTML (67) PDF(16)
摘要:
  目的  分析我国14个省中小学生的智力水平现状和分布特点,为促进我国中小学生智力健康发育提供依据。  方法  本研究对象来源于“中国0~18岁儿童营养与健康系统调查与应用”项目中的3 348名中小学生,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对3 348名中小学生智力水平进行测评。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探讨影响中小学生智力的多种因素。  结果  3 348名中小学生的总智商(full scale intelligence quotient, FSIQ)得分中位数为101分,智力水平为优秀及以上、中等、临界及以下分别占8.12%、87.04%、4.8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城市中小学生智力水平为优秀及以上的可能性是农村中小学生的1.533倍(OR=1.533, 95% CI: 1.115~2.107, P=0.009);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中小学生智力水平为优秀及以上的可能性分别是西部地区中小学生的3.183倍(OR=3.183)和1.893倍(OR=1.893);父母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的中小学生智力水平为优秀及以上的可能性是父母文化程度为高中/中专及以下中小学生的2.279倍(OR=2.279)。位于城市地区(OR=0.376)、中部地区(OR=0.476)、父母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OR=0.205)均是中小学生智力水平临界及以下的保护因素(均P<0.05),留守状态是中小学生智力水平临界及以下的危险因素(OR=1.934, P=0.007)。  结论  我国中小学生智力位于中等水平的占比较大,农村、西部地区、父母文化程度较低和留守状态是中小学生智力水平的危险因素。提示应多关注农村、西部地区、父母文化程度较低和留守状态中小学生的智力发育情况,全面促进我国中小学生的智力发育。
综述
HIV阳性者高血压发病密度及影响因素的系统综述
何春燕, 徐小慧, 何纳, 丁盈盈
2024, 28(6): 721-728.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6.016
摘要(151) HTML (41) PDF(21)
摘要:
  目的  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阳性者高血压的发病密度和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综述,旨在探索HIV阳性者发生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及潜在的机制。  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Medline数据库系统检索HIV阳性者中高血压发病的相关文献,摘录基本信息、发病密度及影响因素。  结果  最终纳入20篇研究,研究包含北美洲国家5篇,非洲国家5篇,亚洲国家4篇,欧洲国家2篇,多中心研究4篇。HIV阳性者的高血压发病密度为26.0/1 000人年~320.1/1 000人年。HIV阳性者新发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包括传统因素如年龄、性别、种族、BMI和腹部肥胖、糖尿病、肾病和血脂异常; 特异性的影响因素包括HIV感染时间、抗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时长和ART药物等。  结论  HIV阳性者的高血压发病密度较高,且地理差异较大。HIV阳性者新发高血压的传统影响因素作用比较确定,需要在HIV阳性者的生活方式中实施初级预防的策略和措施。然而,HIV和ART相关的影响因素对高血压发生的作用尚不清楚,需要进行前瞻性研究来确定HIV特异性因素的影响,以更好地了解HIV阳性者的高血压流行病学。
父亲围产期抑郁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张晓彤, 徐继红
2024, 28(6): 729-735.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6.017
摘要(126) HTML (78) PDF(23)
摘要:
围产期不仅是母亲抑郁的高发期,父亲在此期间也面临较高的抑郁风险。为了解父亲围产期抑郁发生的特点和原因,本研究拟对2018―2023年国内外父亲围产期抑郁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进行综述。结果发现父亲围产期抑郁的发生率较高,尤其在母亲孕早期和产后6个月,且发生率因量表、临界值、研究人群、围产时期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而不同。父亲围产期抑郁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人口学因素、社会家庭因素、心理因素、孕产因素和新生儿相关因素五个方面。因此,为更好地识别、预防和干预父亲围产期抑郁,需从多个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以便提供更专业的支持和干预。
短篇论著
2017—2022年江苏省老年人群肺结核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蒋晖, 陈可, 王展, 虞浩, 竺丽梅, 周勇, 刘巧
2024, 28(6): 736-739.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6.018
摘要(167) HTML (41) PDF(32)
摘要:
  目的  分析2017—2022年江苏省老年人群肺结核时空分布特征,为江苏省老年人群肺结核防控策略的实施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17—2022年江苏省老年人群肺结核的病例数据和各县(区)常住老年人口数,利用ArcGIS 10.7软件进行可视化作图,通过Geoda 1.18.0软件进行全局、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索其空间聚集性。利用SaTScan 10.1软件进行空间扫描分析探讨时空聚集性。  结果  江苏省老年人群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从2017年的78.99/10万下降至2022年的55.17/10万(χ趋势2=439.493,P<0.001),年均发病率为64.14/10万。各年度Moran's I值为0.243~0.600,整体呈空间聚集性分布。时空扫描分析探索到5个时空聚集区域(P<0.05),其中一级聚集区覆盖22个县(区),二级聚集区覆盖3个县(区),三级聚集区覆盖5个县(区),四级聚集区覆盖14个县(区),聚集时间均为2017—2019年。  结论  2017—2022年江苏省老年人群肺结核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全人群,且存在空间聚集性,应对肺结核发病高聚集区域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
2016—2023年南昌市儿童诺如病毒胃肠炎疫情的流行特征及病原学分析
贺凤兰, 易柳, 甘厦, 涂俊凌, 黄四平, 李梅, 钱科, 夏文, 倪贤生
2024, 28(6): 740-744.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24.06.019
摘要(179) HTML (96) PDF(25)
摘要:
  目的  分析2016年3月―2023年2月南昌市诺如病毒(norovirus, NoV)引发儿童胃肠炎疫情的流行特征及基因型别分布,为儿童病毒感染性胃肠炎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2016年3月―2023年2月南昌市儿童NoV胃肠炎疫情及个案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采集病例肛拭子、粪便标本或呕吐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进行NoV GⅠ和GⅡ基因群鉴定,核酸检测阳性标本采用特异引物扩增,所得扩增产物测序后进行基因型别及重组分析。  结果  共调查处理儿童NoV胃肠炎疫情89起,其中幼托机构49起,小学40起,平均每起疫情涉及14.71例病例,总患病率为3.18%。报告病例男女比为1.22∶1.00,平均流行时间约3 d。疫情高发月份为10月―次年2月,城区幼托机构为疫情高发场所。共采集823份病例样本,NoV核酸阳性率为55.65%。GⅠ群NoV 6起,GⅡ群81起,混合感染2起。73起测序成功,经比对分析出14个基因重组亚型。NoV GⅠ群有GⅠ.3[P13]、GⅠ.6[P11]、GⅠ.4[P4]型; GⅡ群以GⅡ.2、GⅡ.6和GⅡ.7亚型为主,有11个重组亚型。GⅡ群疫情中GⅡ.2[P16]型占比最高,优势基因型由GⅡ.2向其他型别转变。  结论  南昌市近年儿童NoV胃肠炎疫情主要集中于城区幼托机构,冬季高发。引起疫情的主要病原体是GⅡ群NoV,以GⅡ.2[P16]型为主的多种基因重组型同时流行。